第三百九十一章 機器放牧(1 / 2)

蕭明與幾天之後抵達興慶府,寧夏自治道繁華依舊,曹據親自迎接蕭明的大軍凱旋,前後經過了近一年的征戰,如今的大宋皇家虎衛軍也是滿身的征塵,是需要好好的休整一下了。

在蕭明西去打仗之時,曹據按照原來的既定計劃,開始在寧夏自治道組建整個工業基地,大宋主要的工業基地的物資源源不斷的通過鐵路湧進寧夏自治道,支援這裏的建設,其中的鋼鐵建材不計其數。

各種工業設備也從全國各地運來,其中墨家重型機械和蒸汽鍋爐屬於比較貴重的設備了,日昌隆的聯合機械製造專門用來生產蒸汽坦克的流水線也被逐漸運來。

其實興慶府和定州等地本身的工業基礎也不錯,當初蕭明在的時候,興建的礦山和鋼鐵冶煉工場就有好幾座,除此之外,水泥燒造,玻璃生產也有工場,其他的一些小型的手工業作坊更是星羅棋布多不勝數,那都是曹據大力發展工商業取得的成果。

但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卻是需要在寧夏自治道建立一個軍火生產的基地,於是從杭州兵工廠和河南府的兵工廠兩家都需要給興慶府提供支援,不但是全套的生產線還有大量的技術工人和工匠,按照計劃是需要在短期內在興慶府形成一個彈藥生產線。

不僅僅是彈藥的生產,武器裝備也需要建設,但這些需要滯後於彈藥生產的,與此同時,各種軍用品的製造,軍服被服,被帶、水壺、軍衣的紐扣、手雷的掛袋等等一些列跟軍備相關的東西都需要在興慶府建成一個生產基地。

兵工廠的要求是要能夠簡單生產和組裝步槍,至於火炮的生產因為牽扯的技術實在太多,對於材料的技術要求也更高,暫時仍然在南方的幾大基地生產,但一條能夠生產大口徑迫擊炮的生產線卻被運送過來了。

按照兵工廠的實際劃分,迫擊炮屬於小型爆炸物製造跟手榴彈和手雷屬於一類,但實際上根本不是一類,但由於迫擊炮的生產相對技術簡單隻要有專業工匠指導,一般的機械工場都能夠製造,但迫擊炮彈製造卻是個麻煩事,能造炮卻造不了炮彈。

好在全國統籌是一盤棋,必要的調撥就可以了,西北到西域再乃至西遼自治道未來的十幾年之內將不會太過安寧,組建一支強大的邊防軍是必須的,好在這些地方都屬於自治道領地,大宋朝廷兵部不需要負擔費用,否則可能也不會批準這項擴軍計劃的。

擴軍歸擴軍,但以目前大宋軍的戰力,維持太多的軍隊就算是自治道官府也會是一個巨大的負擔,所以按照蕭明的要求,第一在軍隊的數量上不能太多,每一個自治道隻需要維持兩到三個師的人員編製即可。

也就是說西北五個自治道加上大理雲南自治道,隻需要組建十到十五個師的武裝部隊即可,其中西遼自治道與西域南道由於是邊境和靠近吐蕃則需要三個師的數量,大理雲南自治道也需要三到四個師的力量,才能確保在安全上無憂。

第二在前期的軍隊組建上,大宋王朝的兵部可以負擔軍隊的武器裝備的費用,但在以後完全要自治道官府自己解決,這十幾個師的人馬不到二十萬人,需要在三年到五年內組建完成,名字仍然按照大宋皇家近衛軍分編,但他們是屬於邊防軍的性質。

而興建於興慶府的兵工廠和彈藥廠就是為了為這些軍隊提供裝備的,不但如此,軍工企業的大肆發展同樣會帶動當地的工業發展,因為軍工廠的配套需求很大,訂單如果發到中原地區或者南方肯定不現實,還不如就地購買。

隨著這樣的一種傾斜式的扶植,曹據很容易就將整個寧夏自治道的工業基地的基礎建設完畢,不但如此整個寧夏自治道興建工業基地的消息也吸引了大量的中原等地的大型工商企業,在免稅和低稅的吸引下大肆入住,興建廠房招募工人,吸收著整個地區富裕的勞動力。

民間工場的用工不會有那麼多的製肘,所以在招收工人上自由性很大,甚至連羌地的羌人也被招收進來,其他如一些移民也在其中,這對當地百姓的生活不但是個促進,也起到了穩定人心的作用。

中國的西部自古就是經濟落後地區,唐代以前的幾任王朝雖然建都在西安,但這隻是由於當時的農業生產形式決定的,出了秦川八百裏之外,越往西則越是貧窮,如今蕭明的政策不知道會不會從此帶給整個西部快速發展的契機了。

蕭明在曹據的陪同下視察了整個工業基地的建設情況,他對現狀很滿意,尤其那兵工廠的幾條生產線正在被快速的安裝,想來用不了多久就能開車投產,定州擁有巨量的煤炭和鐵礦石資源,可以對整個工業基地提供絕對可靠地保障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