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元儀:“滿總兵,你的意思是說現在的正紅旗、鑲紅旗有上萬旗丁是才補進去的,那他們的戰鬥力應該會下降不少啊。”
滿桂:“重新補進一萬副兵、奴才實力肯定會有所下降,不過建虜實行的是軍功製,為了多得人口牛羊的獎勵,新上來的旗丁說不定更狠更不要命。”
這時天已經放亮了,孫承宗、茅元儀、滿桂他們能清清楚楚看到十裏外的影致,後金大貝勒代善的正紅旗、鑲紅旗開始在活動身體吃些牛羊肉幹充饑,等待著大貝勒代善的命令時刻準備消滅孫承宗和他的部下。
就在這時手下官兵向孫承宗報告東南方向出現明軍旗幟,孫承宗、茅元儀、滿桂他們連忙向東南方向看去,大約十幾裏之外模模糊糊有不少明軍旗幟,按照明軍的編製這支明軍應該在一萬人上下,從方向和人員判斷應該是寧遠的援兵。
東南方向明軍的出現使建虜吹響了進攻的號角,建虜分由四路對孫承宗的明軍展開進擊,南麵是阿布泰、東麵是巴篤禮、西麵是覺善、北麵有大貝勒代善親自壓陣,代善的次子碩托率領鑲紅旗一萬旗丁對上了東南方向的寧遠援兵,而大貝勒代善領著大約七八千建虜在北麵作為機動力量。
建虜進攻孫承宗的每個方向的兵力都是三千人左右,一萬二千建虜向被圍困的明軍擠壓過去,首先接陣的是西麵戰場,建虜覺善部新到急於建功,覺善的騎兵最先進入明軍的攻擊範圍,西麵防守的是茅元儀的中軍,官軍人數在六百左右,他們最大的依靠就是昨夜挖的三條淺淺的陷馬溝。
多少有些樹木搭起的架子遮掩著西麵明軍的身體,當覺善的騎兵進入明軍的攻擊範圍內立刻受到陷馬溝的影響,在過溝壕時戰馬亂作一團速度也降了下來,六百明軍都是遼東經略孫承宗大人在軍中精選的壯士,馬上步下刀槍弓箭都非常出色,如果昨天韃子軍不是埋伏而是一對一的單挑,除了建虜的白甲兵能練一練,其他的韃子恐怕還差得遠呢。
明軍搶先發出了手中的雕翎,聚集在第一道陷馬溝的韃子兵立刻有上百人中箭,不過大貝勒代善的士兵鎧甲精良致命的不多,大約隻有三十幾人倒地不起,其餘的大多數都沒有傷到要害,幾乎是韃子兵倒下的同時,建虜也射出了自己的第一支箭。
近三千韃子兵的直射和吊射給明軍了很大的壓力,雖然明軍有樹木遮掩,由於工事簡陋還是有四十人被韃子的弓箭射中,明軍至少有十人以上被當場射死。
這時候韃子從東、南、北三個方向開始向孫承宗所部放箭,滿桂指揮全局與韃子兵對射,由於昨夜挖了幾道壕溝今天起了大作用,明軍在滿桂的指揮下不斷射殺那些進攻緩慢的韃子兵們。
孫承宗現在最關心的是東南方向的援軍能不能夠向自己靠攏,遠處寧遠明軍跟代善兒子碩托率領的一萬鑲紅旗韃子混戰在了一起,不一會雙方的旗幟就一片混亂了,不過孫承宗看到有幾麵旗幟一直在向自己的方向前進。
當滿桂指揮手下明軍放出第五支箭時,北麵的韃子兵衝過了三道陷馬溝,蜂擁而來的韃子騎兵跟滿桂、茅元儀的聯軍發生了肉搏戰,隻有不到六百人的騎兵聯軍麵對多出自己快五倍的韃子進行了生死搏鬥,他們不能後退因為他們身後就是大明重臣遼東經略孫承宗孫大人。
一個明軍士兵背靠著一顆樹幹一連砍死了三個韃子,在他的大刀砍中第四個韃子的大腿時,自己的後背被後麵跟上來的韃子狠狠地砍了一刀,那個明軍士兵倒在了他戰鬥的這片土地上了。
在一個缺口上死守在哪裏的七個明軍士兵沒有一人後退,在殺死了二十個左右的韃子後,他們全部犧牲在自己的戰鬥崗位上,這時孫承宗的親兵隊長在征得孫大人同意後,帶著剩餘的親兵和負輕傷的士兵對北麵的韃子進行了一次大反攻。
已經是強弩之末的北麵韃子軍被孫承宗的親兵隊長帶著四百人打了一個反衝鋒,對陣型散亂的韃子兵進行了致命一擊,斬殺了一百多名建州韃子,殘餘的明軍也配合中軍親兵營將士反戈一擊,終於將韃子們趕出在陷馬溝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