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家禎的人馬在朝東北方麵撤離,而飛鷹旗仗著馬快箭利*了上來,雙方很快就保持到兩百步左右的距離,渠家禎指揮手下加快撤退的步伐,不過心裏暗暗求薛雲能手下留情不要趕盡殺絕。
偏偏這世道就是你怕什麼就來什麼,就在渠家禎的後隊跟飛鷹旗相持了一陣後,突然有部分飛鷹旗開始發箭,讓雙方的短暫平衡被打破了,渠家禎的後隊有不少士兵中箭倒下,隨後後渠宗海也命令手下回擊,這樣渠家禎部同飛鷹旗又開始了無休無止的對射。
渠家禎得到後隊的報告有非常震驚,首先對渠家軍發起攻擊的隻有少數幾百飛鷹旗騎士,而其他的飛鷹旗是在自己大兒子渠宗海開始回擊後才匆匆參戰的,這讓渠家禎認為是薛雲指使手下或者飛鷹旗趕自己離開大同府的想法有些動搖,自少這飛鷹旗裏麵有一部分人是想自己死的。
渠家禎明白了自己現在的危險,徹底放棄了退出大同府就安全了的曉幸心裏,催著前麵的傷兵們加快行軍速度,盡快向宣府左衛靠攏,剛剛才恢複了一些秩序的渠家軍又混亂起來,大家紛紛奪路而逃,反而引起後隊的手下開始反彈,很多人開始脫離抵抗飛鷹旗的隊形,大家都拚命的朝前隊追去。
渠家禎看著這些後隊的手下從自己身邊逃過,渠家禎立刻吩咐自己的親兵阻攔,大多數逃跑的手下還是聽招呼勉強停了下來,不過還是有十幾個士兵在繼續逃跑,直到被渠家禎的親兵砍翻了幾人,這才製止住了了其他士兵逃跑的欲望。
渠家禎隻好帶著自己的親兵們協助大兒子渠宗海的後隊抵禦飛鷹旗的進攻,飛鷹旗的射手們采取的是分幾拔人輪番放箭,這樣能夠讓射手保持良好的體力和狀態,好在渠家禎的隊伍一直在向東北方麵撤退,隻是渠家軍的開始後退這拉長了飛鷹旗射手攻擊距離,飛鷹旗又不敢過快衝進渠家軍的射擊範圍,這才使得飛鷹旗和渠家軍雙方保持了相對平穩的對射。
渠家軍好不容易逃到了宣府左營的駐紮之地,渠家禎立刻派手下去宣府左營衛寨堡求救,沒想到宣府左營衛官兵看見飛鷹旗和渠家軍在自己營盤附近追逐,宣府左營衛官兵反而把寨門放閘落鎖,把渠家禎的求救士兵擋在了寨堡外麵拒而不納。
渠家禎所部部眾看見近在咫尺宣府左營衛官兵見死不救,憋在心裏的最後一口勇氣消失,前鋒從有組織的緩緩撤退變成了爭相逃命的大敗亡,包括剛才還紀律嚴明的後隊也加入了逃亡的行列,整個隊伍一下子就放了鴨子撲向四下而去。
渠家禎看著自己引以為驕傲的子弟兵落荒而逃,一時間真是欲哭無淚,這時大兒子渠宗海帶著百十人來到渠家禎身邊,見父親在哪裏茫然不知所措,看看後麵飛鷹旗的追兵越來越近了,立刻招呼手下裹脅父親渠家禎朝宣化城方向逃跑。
渠宗海帶著父親渠家禎和所部親信以及沿途收攏的殘部大約五百人左右,一路狂奔直接逃到了宣化城下,還好宣化城沒有把渠家禎和他的殘兵敗將拒之門外,在核實了渠家禎的身份後允許渠家軍進入西門大新門甕城暫避。
其餘的士兵被飛鷹旗追得雞飛狗跳,都分別從北麵廣靈門和南麵投南關而去,飛鷹旗所部追到宣化城下被護城河擋住,於是三千騎兵在宣化城西麵圍著城牆遊走,繼續追攆渠家禎部的散兵遊勇,在不經意之間還圈住了數百平民百姓。
宣大總督王國楨帶著大批宣大文武官員登上了大新門城樓,渠家禎在得到宣大總督王國楨同意後也登上了大新門城樓,到了城樓上渠家禎就向宣大總督王國楨訴苦求情,希望宣大總督王國楨出兵解救自己的手下,隨便把飛鷹旗這群禍害給滅了,為大明的官軍報仇。
宣大總督王國楨聽完渠家禎的話沒有任何表態,而是直勾勾的盯著城外的飛鷹旗的大隊人馬,半響才尋問身邊的宣府總兵官,希望他能夠帶兵出城迎戰,宣府總兵官與整個宣府的將官都互相推諉,根本不願意開城門作戰,宣府眾將官僵持在哪裏。
宣大總督王國楨也知道手下官兵畏懼的是什麼,可是自己要是對這支飛鷹旗匪軍置之不理,那麼離朝廷把自己撤職查辦的時候就不遠了,可是任憑宣大總督王國楨怎麼封官許願,宣府的官軍知道飛鷹旗的人馬古怪抵死也不肯出城,氣得一旁的渠家禎是悲從中來,一個大男人想起死傷的手下,忍不住在城牆上傷傷心心的哭了起來。
飛鷹旗在宣化城西門耀武揚威了好一陣,才集合隊伍收拾了戰利品,然後每人都是一人雙馬甚至三匹馬,掉頭向西南方向退去,被飛鷹旗壓縮在西門出門前的平民百姓沒有什麼事兒,讓宣府的這些平常老百姓著著實實的虛驚了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