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國副使李延庚遲疑了一會說道:“我家汗王年老多病已一心向善,早已厭倦了與明國的廝殺,這次因為不滿朝鮮國不懂禮儀,才加兵於義州府,實在沒有冒犯明國的意思,小使攜三殿下來明國,就是要履行前次的和平協議。”
鴻臚寺卿不冷不熱的道:“那貴國有什麼條件呢。”
金國副使李延庚道:“第一兩國在遼東開市互貿,第二兩國從此平息幹戈,撤走明國在朝鮮國、我金國葉赫部的人馬,作為回報我國願意以父兄之禮待明國,並保證年年進貢歲歲來朝,明金兩國永享太平。”
鴻臚寺卿猛地聽說金國葉赫部還有明軍出現,心裏也在打鼓,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於是就含含糊糊的對金國副使李延庚說道:“李副使,你把我大明在朝鮮、金國的情況和金國的誠意寫一個材料,本官設法給你遞進皇宮去。”
金國副使李延庚回自己的住處後,一個時辰遞給了鴻臚寺卿一篇上千字的文章,鴻臚寺卿看著墨跡未幹的文章,裏麵透露的信息讓他驚豫不定,不過表麵不露絲毫的破綻。
鴻臚寺卿笑道:“李副使一篇好文章,一手和字體,假如參加我大明會試,李副使金榜題名當不在話下。”
金國副使李延庚麵現憂鬱說道:“棄國罪民,隻是胡亂塗鴉,倒叫大人見笑了。”
鴻臚寺卿聽了李延庚的話心裏一跳說道:“李副使,俗話說浪子回頭金不換,大明對熱愛祖國的人永遠敞開懷抱的。”
李延庚站在院子角落沉默不語,鴻臚寺卿說道:“李副使,你好好休息吧,有空你我好好聊聊,本官現在去給你想辦法遞這篇文章。”
鴻臚寺卿辭了金國副使李延庚,飛一般的趕往紫禁城午門,直接把金國副使李延庚寫的材料遞進宮裏去了,得到書麵材料的魏忠賢,立刻趕到了天啟皇帝做木匠活的禦匠房,把金國副使李延庚的書麵材料交給了天啟皇帝。
天啟皇帝禦覽了金國副使李延庚的書麵材料,發覺其中有不少最大隱秘事件,就棄了手裏的木工活路,一邊起駕回禦書房,一邊吩咐內閣大臣進宮覲見。
天啟皇帝回到禦書房不久,在文淵閣執事的兩位內閣大臣黃立極、張瑞圖氣喘籲籲的趕到了,天啟皇帝示意魏忠賢把鴻臚寺卿呈上來的文章給黃立極、張瑞圖二人看。
黃立極、張瑞圖二人從魏忠賢手裏接過文章細看,二人仔細端詳了文章好一會,黃立極首先開口講話:“啟奏陛下,從這個文章可以看出,建虜現在的情況非常不妙,應該是我駐朝鮮的明軍將士取得了相當大的勝利,另外就是出現在葉赫部的明軍就有些費思量了。”
天啟皇帝聽了微微地點頭,張瑞圖連忙接著說道:“啟奏陛下,相信用不了幾日,朝鮮方麵的捷報就會從海路傳回來,隻是建虜西部的葉赫部到底出了什麼事,實在讓人琢磨不透啊。”
黃立極說道:“皇上,建虜一口咬定是我明軍擾亂葉赫部,看來明軍出現在金國葉赫部並非虛言。”
天啟皇帝想了想說道:“葉赫部靠近蒙古科爾沁部落,科爾沁部吳克善多得大同薛雲資助,軍中甲仗製式雜陳,莫不是建虜不辨真偽,誤以為是明軍擾邊。”
黃立極、張瑞圖二人一聽皇帝胡謅,心說這等軍國大事,除了建虜存心欺騙,斷不會有看走眼一說,不過皇帝金口玉言,既然天啟皇帝說了這話大家就順著坡坡爬吧。
黃立極、張瑞圖二人連忙齊聲說道:“皇上英明。”
隨後趕來的閣臣顧秉謙、魏廣微、施鳯來、馮銓看了魏忠賢傳閱的文章,一向比較主動的魏廣微不知底細大發厥詞說道:“啟奏皇上,葉赫部的明軍很可能是大同薛雲部,如果確實的話,我大明西起葉赫部、東渡鴨綠江,然後命遼東經略高第率軍北上,則滅建虜是其時也。”
天啟皇帝聽了魏廣微臉微微一紅,這讓一旁的黃立極、張瑞圖二人沒事偷著樂,魏忠賢見自己宗弟駁了皇帝的麵子,連忙把話題岔開說道:“大夥不要把話題扯遠了,還是說說怎麼應付建虜的議和使團吧。”
內閣首輔顧秉謙說道:“皇上,以老臣愚見,所謂知彼知己百戰百勝,不如等到朝鮮喻大人的消息到了再考慮是否議和也不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