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9個月應會的動作是()
14 1歲應會的動作是()
15 2歲小兒應會的動作是()
X型題
1孕母的哪些情況可影響小兒生長發育()
A妊娠早期患病毒性感染B遭受精神創傷,環境汙染
C接受藥物或X線照射D患嚴重營養不良
E以上都是
2影響身高的因素包括()
A遺傳B內分泌C營養D運動E疾病
3小兒時期記憶力的發展表現為()
A嬰幼兒時期記憶特點是時間短,內容少
B嬰幼兒時期易記憶帶有情緒的事情
C小兒的記憶以機械記憶為主
D小兒的記憶精確性差
E以上都不對
4小兒體重的意義為()
A反映營養情況B計算藥量
C計算輸液量D反映父母營養情況
E反映小兒發育情況
5關於小兒頭顱骨的發育,哪些是正確的()
A前囟出生時15~20cmB顱縫閉合時間為3~4個月
C前囟在1~15歲時閉合D後囟出生後為1~2cm
E後囟生後10~12周閉合
6原始反射有()
A覓食反射B擁抱反射
C吸吮反射D握持反射
E腹壁反射
73個月正常嬰兒,應該()
A能微笑B直立位和俯臥位時能抬頭
C會翻身D有麵部表情,眼隨物體轉動
E可伸手取物,兩手各握一玩具
二、填空題
1Standford Binet智能發育量表適合於歲兒童,Wechsler兒童智能量表適合於歲兒童。
2屏氣發作多見於嬰幼兒,前會逐漸自然消失。
3遺尿症的診斷標準,6歲以下每月至少遺尿,6歲以上至少遺尿。
4體格生長常用測量指標有、、、、等。
5影響小兒生長發育因素的有、、、、、等。
6小兒能伸手取物,扶腋下站的直。
7足月新生兒平均體重;平均身高是、平均頭圍是。
8小兒脊柱有3個生理彎曲,抬頭出現頸後凸;會坐時出現胸椎後凸,能行走時出現腰椎後凸。
三、名詞解釋
1生長發育
2體重
3屏氣發作
4胸圍
5遺尿症
四、簡答題
1小兒運動發育的一般規律有哪些?
2小兒生長發育的一般規律有哪些?
3評價體格生長的常用指標有哪些?
4何謂新生兒生理性體重下降。
5評定骨齡有何臨床意義?
6常用診斷測試智力的方法和對象是什麼?
7前囟的生長發育規律是什麼?前囟發育異常有哪些臨床意義?
8兒童思維的發育規律有哪些?
9兒童行為問題可分為哪幾類?
一、選擇題
A1型題
1C2A3C4C5B6B7B8A9A
10D11E12D13C14B15C
A2型題
1B2E3D4C5C
B型題
1A2C3B4E5A6D7B8D
9C10A11A12C13B14D15E
X型題
1ABCDE2ABCDE3ABCD4ABCE5ABC
6ABCD7ABCD
二、填空題
12~18歲6~16歲
26~18個月5歲
32次1次
4體重身長坐高頭圍胸圍
5遺傳性別營養疾病內分泌孕母
6生後5個月
73kg50cm34cm
83個月6個月1歲
三、名詞解釋
1生長發育:是指小兒機體各組織、器官形態的增長和功能成熟的動態過程。
2體重:是指各器官、骨骼、肌肉、脂肪等組織及體液的總量。
3屏氣發作:為呼吸運動暫停的一種行為異常,多發生於6~18個月的小兒,5歲前會逐漸自然消失。
4胸圍:是指沿乳頭下緣水平繞胸一周的長度。
5遺尿症:5歲後仍發生不隨意排尿。
四、簡答題
1答:小兒運動發育的一般規律是: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遠、由粗到細、由不協調到協調、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複雜、由粗糙到精細、準確、靈巧。
2答:小兒生長發育的一般規律有:
(1)是連續不斷的發展過程,年齡越小,發育越快,到青春期迅速加快;
(2)是形態的增長和功能成熟的過程,是量和質的發展;
(3)各係統發育不平衡,神經係統先快後慢,生殖係統則是先慢後快;
(4)存在個體差異。
3答:評價體格生長的常用指標有:
(1)體重:最易獲得的反映兒童生長和營養狀況的指標。
(2)身高:反映兒童遠期的營養狀況。
(3)坐高:代表頭顱和脊柱的生長。
(4)頭圍:與腦和顱骨生長有關。
(5)胸圍:反映肺與胸廓的生長。
(6)上臂圍:代表上臂肌肉、骨骼、皮膚和皮下脂肪的生長。
4答:新生兒生理性體重下降指出生後第1周由於哺乳量不足、水分喪失、胎脂脫落、胎糞排出可出現體重比出生時下降3%~9%,於出生後10天內恢複。
5答:評定骨齡臨床意義:隨著年齡的增長,長骨幹骺端的骨化中心按一定的順序和部位有規律的出現,通過X線檢查長骨骨骺骨化中心的出現時間、數目、形態變化及其融合時間,可判斷骨骼發育情況,評定骨齡,骨齡落後可見於生長激素缺乏症、甲低、腎小管酸中毒等疾病,骨齡超前可見於中樞性性早熟、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症。
6答:常用診斷測試智力的方法和對象為:
(1)Gesell發育量表:4周~3歲
(2)Bayley嬰兒發育量表:2~30個月
(3)Standford Binet智能量表:2~18歲
(4)Wechsler學前及初小兒童智能量表:4~65歲
7答:前囟的生長發育規律及意義是:前囟出生時1~2cm,以後隨顱骨生長而增大,6月齡左右逐漸骨化而變小,在1~15歲閉合。前囟早閉見腦發育不良,閉合延遲見於克汀病和維生素D缺乏佝僂病。
8答:兒童思維的發育規律有:1歲以後的兒童開始產生思維,在3歲以前隻有最初級的形象思維,3歲以後開始有初步的抽象思維,6~11歲以後兒童逐漸學會綜合分析、分類比較等抽象思維方法,具有進一步獨立思考的能力。
9答:兒童行為問題可分為以下幾類:
(1)生物功能行為問題:如遺尿、多夢、睡眠不安、夜驚、畏食。
(2)運動行為問題:如咬指甲、磨牙、吸吮手指、咬或吸衣物、咬唇、挖鼻孔、活動過多等。
(3)社會行為問題:如破壞、偷竊、說謊、攻擊等。
(4)性格行為問題:如驚恐、嫉妒、發脾氣等。
(5)語言問題:如語言發育遲緩、口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