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兒科醫療機構及管理的特點
在一般醫院中,兒科醫療機構應設兒科門診、急診及病房三大部分。
一、兒科門診
(一)兒科門診的設置及要求
(1)預診處:設於醫院大門附近或兒科門診的入口處。區分病情輕重緩急,是否傳染,及時搶救危重患兒。
(2)掛號處:經過預診後,非傳染病患兒憑預診室掛號條交費掛號。
(3)候診室:環境舒適、寬敞、空氣流通,有足夠的候診椅,可設1~2張小床。室內應有衛生宣教畫欄、各式模型,及時向家長和患兒進行宣教。
(4)診查室:應設單間診室,內設診查床、診查桌、椅及洗手設備。
(5)隔離室:供不同種類傳染病就診用。備有隔離衣、專用檢查物品、洗手及消毒設備。
(6)治療室:有各種診療設備,可進行常規治療。
(7)化驗室:應設在診查室附近。
(8)藥房與收費處:可設於門診出口處,方便家長交費取藥。
(9)飲水處:供應熱水備一次性使用水杯。
(10)小兒專用廁所:備便盒、尿杯,為留標本使用。
(二)兒科門診護理管理
組織管理、衛生宣教、病情觀察、合理排班、預防交叉感染、收治患兒。
二、兒科急診
急診室護士應有敏銳觀察力和判斷能力,對危重患兒應先搶救後掛號,先用藥後交費。病危患兒可讓其提前診治。急診室24小時接診。
(一)急診室的設置及要求
(1)搶救室設搶救床1~2張,並帶有活動床欄及約束帶等,備各種搶救設備及用具。
(2)治療室有各種治療設備、藥品、護理用品。
(3)觀察室設病床及常規搶救設備,有條件可備各種監測儀和暖箱。
(4)設分診台、藥房、化驗室、收費處等,以方便病人。
(二)急診室兒科護理管理
(1)急診室護士應熟練掌握搶救技術,有責任心,良好的醫德,敏銳的觀察力和堅強的搶救意識,較強的組織能力。
(2)護士要堅守崗位,隨時巡視觀察患兒病情,做好搶救設備和物資管理工作。
(3)建立小兒各種急症搶救常規和護理流程,提高效率。建立急救中毒卡片,以備急救時查找。
(4)搶救時口頭醫囑要複述,並在執行後及時認真地記錄,詳細記錄處理過程及生命體征變化。
(5)經過急診觀察室住院的患兒均應登記,以便追蹤總結。
三、兒科病房
兒科病房應按年齡分為新生兒室、嬰兒室、幼兒室和兒童室。此外還可分為非感染和不同的感染病室、急性期和恢複期病室。
(一)兒科病房的設置
醫護辦公室設在病房中央,靠近危重病室,以便觀察和搶救;遊戲室在病房的一端,布局適合兒童特征;配膳室與配奶室;治療室一般為兩間相通,一為處置室,一為操作室,以備各種輸液、注射治療和各種穿刺使用,利於無菌操作;衛生間、浴室、廁所均應適合小兒使用。
(二)兒科病房護理管理
環境病房色彩明快,氣氛歡快、活潑,適合兒童心理;溫度與濕度適宜;嬰幼兒及危重患兒室內光線應充足,病情穩定恢複期的年長兒夜間室內光線宜暗,以保證休息與睡眠。病房保持安靜。
生活患兒的生活、飲食、衣著皆由醫院供應,飲食要考慮對疾病的治療有利和生長發育的需要,食具應選擇易清洗消毒又不易破碎的種類。患兒的被服應用布製作,便於洗滌消毒,衣服樣式簡單,以淺色為宜。
防感染①不同病種小兒盡量分室收治,同病種急性期與恢複期應盡量分開;②工作人員應戴帽子、口罩、穿工作服,接觸病人前後應洗手,有呼吸道感染者,不宜護理病兒;③嚴格執行隔離消毒和探視陪住製度;④一般兒科病房不收治麻疹、腮腺炎等傳染病,一旦發現除應轉傳染病院外,對曾接觸過該病人的易感兒應酌情做被動免疫,對病區做消毒處理,在檢疫期間不收該傳染病的易感兒。
安全①防墜窗、墜床、觸電;②防止燙傷;③防止氣管異物;④防止利器致傷;⑤妥善保管藥品;⑥嚴格執行查對製度,治療時要有一定的約束和固定技巧,以防意外發生;⑦防止患兒私自外出發生意外或走失。
第二節 兒科健康評估的特點
資料收集的方法交談、觀察和體格檢查。
資料收集的內容一般情況、主訴、現病史、既往健康狀況(出生史、喂養史、生長發育史)和日常活動等、了解家庭背景,健康史,家庭的氛圍對兒童的影響以及兒童患病對家庭的影響。
3兒科體格檢查的特點
(1)室內應安靜、光線明亮、溫度適宜,檢查用品齊全、適用。
(2)對嬰幼兒在開始接受檢查前應先與其交談或遊戲,以解除恐懼心理及緊張情緒,使之勇於接受檢查。
(3)根據患兒年齡及檢查的部位采取合適的體位、姿勢。
(4)檢查中應減少不良刺激,對較大患兒應注意保護其隱私,不要過多的暴露身體。
(5)應注意隔離保護,預防交叉感染和意外傷害。
(6)根據小兒年齡特點及耐受程度不同,對體格檢查的順序進行調整,先聽心、肺最後檢查咽部、眼部。
4兒科護理診斷時的注意事項
(1)不僅要考慮疾病造成的健康問題,也要考慮小兒是否存在生長發育改變等。
(2)敘述病情主要依靠照顧者,小兒患病後,家長因缺乏護理知識,產生焦慮、內疚和擔憂等情緒,直接影響對小兒的照顧質量,因此,護理診斷中應包括對家長認識的診斷。
5實施護理計劃的注意事項
(1)熟悉患兒個體情況;
(2)掌握必要的知識和技能;
(3)具備有應變能力;
(4)取得患兒和家長的合作。
第三節 與小兒溝通的技巧
1小兒溝通特點
(1)語言表達能力差:1~2歲的小兒開始學習語言,3歲以上的小兒,可通過言語並借助肢體動作,形容、敘述某些事情,但缺乏條理性和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