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論傳統道路客運企業的資產重組與合作(2 / 3)

②股比確定。以參與資產重組企業的運輸能力、經營效益和營運客車價值三個要素為依據,分別計算確定兩股東在新公司的股權,三項要素所占的權值比各為5:3:2。

股權=運輸能力×0.5+經營效益×0.3+客車價值×0.2。其中,運輸能力即當時正開行路牌的座位公裏;經營效益=承包標的+公營車收益;客車價值由第三方會計公司評估確定。

③注冊資本、出資比例和出資方式。確定常熟長途汽車客運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1 000萬元人民幣,其中蘇汽出資600萬元,占總股本的60%;常熟市交通客運有限責任公司出資400萬元,占總股本的40%。

出資方式:總股本的70%為實物投資,30%以現金注入。

資產重組以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十分顯著。5年中,淨資產增加6倍;業務收入增加近3.7倍;利潤總額增加10倍。服務質量大為提高,受到廣大旅客歡迎。

(2)案例2:昆山市汽車客運中心站有限公司。蘇汽在蘇州地區的8個一級客運站中, 5個是自建, 3個是通過資產重組與合作建設的,昆山汽車客運中心站就是其中之一。該站的前身是昆山長途汽車站和昆山農公汽車站。昆山農公汽車站是昆山市汽車客運公司下屬的汽車客運站,昆山長途汽車站是蘇汽的車站。之前,兩個汽車站各自運作,為爭奪客源車源(班線)競爭激烈,既給乘客出行帶來不便,也造成很大浪費。

昆山汽車中心站由蘇汽集團、昆山市客運公司、昆山路橋公司依次按照40%、40%和20%的股比結構共同投資成立,注冊資金1.3億元,新客站於2005年7月8日動工,2006年12月28日竣工開業營運。投入營運後,撤銷了散落在昆山各街道、賓館的汽車客運配載中心,實行統一進站、規範管理,客運市場秩序由混亂變規範。2008年實現扭虧增盈,2010年成為全國入選百強的唯一縣級市汽車客運站。

(3)案例點評。蘇汽集團在資產重組與合作上的創新,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對班線客運和客運站場服務的準公共產品定位準確,特性把握得當。客運站對城市更有“窗口效應”,適合由集中度較強的大型運輸企業實施集約化經營,所以,實施資產重組是解決客運行業服務質量不高、客運市場秩序混亂問題的有效途徑。

第二,工作思路正確,措施得當。要在重組中堅持線路分類、專業分工、平等互利、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同發展的原則。

第三,選擇運輸能力、經營效益和營運客車價值三個要素為計算股比依據科學合理,所分配的權值比例得當,出資方式符合道路客運企業實際。

第四,科學把握客運站與客運企業資產重組的不同特點。蘇汽從客運站基礎設施特性出發,主動取得政府支持;從客運站的經營性出發,發展延伸服務,都是很成功的。

2. 對個體車主的資產重組:中巴車收購。隨著蘇州社會經濟的發展,構建以城鄉公共交通網絡為主的客運一體化是大勢所趨,眾多個體中巴車的營運方式已經越來越不適應需要,成為實施城鄉客運一體化的阻力,必須進行中巴車的收購改造工作。下麵以蘇州城區中巴車收購的運輸分公司為例予以簡介。

2004年下半年,運輸分公司負責對蘇州城區至盛澤、常熟、昆山、太倉、湖州、南潯、練市、洋西、德清、橫街等地線路進行收購。涉及個體中巴車114台,支付資金565萬元。

收購補償包括對中巴車剩餘經營權補償、經營者的效益補償和客車折舊殘值的補償三項,確定標準為:對剩餘經營權每車每月補貼400元;對經營效益按每車每月1500元補償;對中巴車車價按折舊支付殘值補償。由於政策合理,操作過程透明公開,所以簽約很順利,整個收購工作於2004年12月31日如期完成。

收購後主要措施是投資購置中高檔客車,實施公車公營,實現客運市場的規範化、秩序化和便捷化。從2005年1月1日起開通蘇州至上述各地的“城鄉便捷化班車”,實行車型、標識、站點、票價、運營服務五規範,具體內容有:

統一車型和外觀標識。新投入的便捷班車選用同一型號、同一品牌大型空調客車,在安全係數和舒適程度上大為提高,是原來中巴車所無法比的。

統一站點設置和票價。新運營的便捷化班車,合理調整線路,站點設置適當加密,方便旅客乘車。在票價上與原班車相比下降30%左右,使老百姓得到了較多實惠。

統一規範、確保安全。嚴格執行安全責任製度,堅持車輛的日常檢查、定期維護;定期對駕駛員、乘務員開展安全教育活動,嚴格執行行車製度。

服務規範、保證質量。便捷化班車從業的司乘人員由公司進行過係統培訓,管理嚴格、服務規範。嚴格定線、定班、定時、定點運營,保證服務質量。改變了過去中巴車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兜圈拉客、甩客、宰客現象。

中巴車收購後不僅提高了客運服務質量,而且有效糾正客運市場的無序競爭,實現客運市場秩序根本好轉,達到節能減排。蘇汽對個體中巴車的資產組合開展平穩,沒有引發社會矛盾,收購後的經營模式創新很有成效。

四、 蘇汽集團在蘇南地區的重組合作及跨區發展

1. “江蘇大運”的組建背景。組建“江蘇大運”是蘇汽集團實施戰略發展規劃的第二步,核心是發展滬、杭、錫、常、通半緊密同盟圈,將客運網絡擴大到整個蘇南地區。這一步以蘇、錫、常、通四強(蘇州汽車客運集團有限公司、無錫汽車運輸有限公司、常州公路運輸集團有限公司、南通汽運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於2009年聯合投資成立“江蘇大運交通運輸股份有限公司”( 簡稱“江蘇大運”)得以實現。現在蘇南地區以四強為主體,在道路客運、機動車維修、快件貨運等業務領域已實現聯網,做到了同網經營、資源共享、統一協調、緊密合作,實現了全國最大的一體化的蘇南道路綜合運輸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