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殊:“與狼共舞”的紅色特工(下)
人物長廊
作者:盧荻
周旋於兩國四方之間
1937年4月,中日關係日趨緊張,日本排華事件不斷發生,袁殊決定立即回國。岩井也找到袁殊,希望在日中關係“破裂”後袁殊能繼續和日方合作。但袁殊回到上海後,首先去找馮雪峰,彙報了自己在日本的情況,希望黨對他今後的工作有所指示。鑒於袁殊的情況特殊而又複雜,馮雪峰一時也不知道如何安排為好。當時不少同誌都認為袁殊早已是“轉向”人物,不能輕信。馮雪峰於是讓袁殊先利用舊關係找點事情做起來再說。袁殊隻好獨自行動,他找到舊幫會的關係,由杜月笙資助他辦了一個並不起眼的“時事刊行社”,實際上不過是做了杜月笙門下的一個食客。一貫雄心勃勃、熱衷於追逐政治浪潮的袁殊,一時間竟成了一個沒有政治立足點的“盲流”,他感到十分彷徨。
不過,沒有多久,他就找到把他引上革命道路、引上情報戰線的領導人潘漢年。潘漢年1933年離開上海,先到江西中央蘇區,其後參加長征,後來輾轉於莫斯科、南京、陝北等地。1936年秋後,他以中共代表身份,回到上海,與國民黨代表開展第二次國共合作談判,促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不久,潘漢年擔任了中共上海工委主任,抗戰爆發後又擔任了八路軍駐上海辦事處主任,全麵擔負起了指導整個上海黨的工作。
袁殊向潘漢年彙報了自己近幾年的大體經曆,懇切地表示希望能夠在黨的領導下為抗日盡一份力。為了表示真心和誠意,他將一份從日本帶回來的日本軍用地圖作為情報資料交給了潘漢年。當時馮雪峰、夏衍仍對袁殊頗具戒心,認為他難以信任。但潘漢年從黨的戰略與策略高度出發,經過慎重考慮,排除了夏衍等原先表示不宜用袁殊的意見,決定接受袁殊的要求,恢複了與他的聯係。與此同時,在抗日戰爭全麵爆發後,國民黨軍統頭目戴笠急需日軍情報,而他一時找不到熟悉日本問題、又有相當的日本關係的人。後來,杜月笙提醒他,有一個叫袁殊的日本留學生與日本領事館副領事岩井英一關係不錯。戴笠聽了很高興,於是親自登門拜訪,表示要委以重任。當袁殊將這一情況向潘漢年彙報後,潘漢年認為這是一個可以利用的機會。從當前看,國共合作共同抗日,參加軍統敵後工作有利於抗日;從長遠看,在軍統打入一個楔子,以後在情報方麵也可以發揮積極作用,因此,潘漢年同意袁殊加入軍統工作。於是,袁殊接受了戴笠的任命,一躍而成為軍統上海區國際情報組的少將組長。戴笠給袁殊安排了兩項任務:一是收集日本方麵的情報;二是堅持留在上海,不管時局有怎樣的變化。從此,袁殊通過各種關係,大量獲取日本情報。自然,首先是向潘漢年彙報,然後,有選擇地給軍統彙報——畢竟是國共合作時期,雙方有共同的民族利益。
“八一三”淞滬抗戰期間,袁殊置生死於度外,化裝成日本學生,越過戰線,深入到了日軍陣地偵察,提供了至關重要的軍事情報,使中方避免了很大損失。
上海淪為“孤島”後,潘漢年撤離上海前往香港,暫時中斷了與袁殊的聯係。袁殊奉戴笠之命繼續留在上海。他不僅大搞情報,而且成立了秘密行動小組,組織了一係列的暗殺活動,打擊日本侵略者和漢奸頭麵人物,其中最為成功的是炸毀了日本在虹口的海軍軍火倉庫。為此,軍統給袁殊記了大功。
1938年秋天,袁殊被召赴香港參加戴笠召開的軍統骨幹工作會議。會上,戴笠對潛伏敵後有功人員恩威並舉,一麵對他們大大獎勵一番,並當場送給每人兩把最新式的加拿大手槍,一麵又以冷峻的口吻警告他們,誰如果對我們的團體不忠,你們也可以拿這個去對付誰。聽了戴笠的話,袁殊內心有些惶然,他知道戴笠對他這樣非黃埔嫡係的人是不會完全信任的。會議結束前,戴笠還單獨接見一次袁殊,親自向他交代任務,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要他回上海後設法將已經投敵充當漢奸特工頭目的李士群除掉。
在香港開會期間,袁殊秘密會見了正在香港活動的潘漢年,向潘彙報了自己一年來在上海的工作。潘漢年語重心長地對袁說:“你這次來開會說明戴笠待你不錯。現在雖說是國共合作,但本質上兩黨是對立的。一個人的前途是在關鍵時刻決定的,向右,你可以跟著戴笠幹下去,成為他的紅人。但我看你成不了他的紅人,軍統是清一色的黃埔派。這就要看你自己的決定了。”
袁殊從香港回到上海後,即按照戴笠的部署,策劃暗殺漢奸特工總部頭目李士群的計劃。誰知這一計劃尚未來得及實施,就因軍統上海區區長王天木和另一位軍統頭目陳恭澍被李士群的“特工總部”捕獲叛變告密而敗露。袁殊也因此而逮捕。李士群和袁殊過去就很熟,而且關係不錯。但這次袁殊直接指揮暗殺自己,不能不使李士群十分惱怒。在審訊袁殊時,李士群嚴厲地向袁殊交底說:“要麼你就歸順我,和我合作,做我的幫手;要麼我就按日本憲兵司令部的指令,將你處以極刑,希望你盡快做出選擇。”
在如何處置袁殊問題上,汪偽特務頭子之間發生了意見分歧。特工頭子丁默邨主張殺掉袁殊,而李士群因與袁殊在中統“幹社”共過事,知道他是個日本通,認為此人有“可用之處”,主張刀下留人。在這千鈞一發之際,袁殊趁其妻馬景星到牢房送換洗衣服之機,暗示她去找潘漢年求助。潘漢年知道袁殊與日本特務頭子岩井英一有情報關係,不慌不忙地寫了一個電話號碼:“打個電話通知岩井救人。”岩井聞訊後,立即帶了兩個助手來到汪偽特工總部76號魔窟,以領事館名義和以袁殊是外務省係統情報人員為由,向丁默邨和李士群要人,丁、李不敢得罪主子,隻得將袁殊放了。
袁殊脫險不久,岩井就要求他盡快寫出一篇論述中日關係的文章發表,要他公開表態。迫於無奈,袁殊便以“嚴軍光”的名義寫了一篇《興亞建國論》,內容大體符合日本人所謂“大東亞共榮”的論調。此文得到了岩井英一以及“梅機關”機關長、汪偽政府最高軍事顧問影佐禎昭少將的認可,被譯成日文在中日多家報刊上公開發表。這樣,就把袁殊從幕後推到了前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