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是世界第一大水果,年產量已超過1.1億噸,約占世界水果產量的1/5。我國是世界柑橘主要原產國之一,柑橘資源十分豐富。世界柑橘的主要品種如甜橙、大部分寬皮柑橘、柚、金柑、大部分枸櫞和枳等都起源於我國。2005年我國柑橘種植麵積達到168萬公頃,居世界第一;產量1592萬噸,居世界第二。但是,同柑橘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柑橘在單位麵積產量、生產技術和效率、果實品質、采後商品化處理和加工技術等方麵,存在很大差距。美國柑橘平均產量37500千克/公頃(畝產2500千克),巴西柑橘平均產量26250千克/公頃(畝產1750千克),而我國柑橘平均產量目前隻有9480千克/公頃(畝產632千克)。美國70%的柑橘用於加工,柑橘業產值超過100億美元;巴西85%的柑橘用於加工,柑橘業產值超過50億美元;我國隻有5%的柑橘用於加工,柑橘業產值不到20億美元。這些巨大的差距已成為我國柑橘產業奮發圖強、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的動力。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柑橘產業的競爭已國際化,並將更加激烈。我國柑橘產業隻有盡快實現從數量增長型向效益增長型轉變,由分散生產經營向規模化、產業化方向轉變,拋棄落後的傳統管理觀念和生產技術,采用現代先進新技術,提高生產效率,提高商品化處理和加工比例,才能在競爭中獲勝,使已經成為我國南方農村支柱產業的柑橘業繼續為橘農增收致富,為農村經濟發展和新農村建設做出積極的貢獻。
無公害農產品是指按照無公害農產品標準組織生產、加工、貯藏、運銷,以達到農產品的無害化。這是農產品生產的發展方向。無公害柑橘是指在沒有汙染的環境中生產或加工柑橘,或將柑橘中有毒有害物質含量(殘留量)控製在安全允許的範圍內。
它是無公害農產品的一個門類,也是目前國內外柑橘生產的起碼要求。
實現農業產業化是我國傳統農業、計劃經濟農業向現代農業和市場經濟農業過渡的關鍵,也是我國柑橘產業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的載體。農業產業化就是以市場為導向,組織千家萬戶農民開展商品化生產,以現代科學技術為依托,以農產品加工企業為龍頭,實現農產品生產與市場接軌,形成農工商一體化的產業鏈和利益共同體,使農業生產轉變為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規模化經營、企業化管理、社會化服務的現代發展模式。
為了促進無公害柑橘產業化發展,我們欣然接受重慶出版社的委托,組織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橘研究所的專家編寫了《無公害柑橘產業化生產與加工》叢書。本叢書依據作者的多年科研成果和柑橘生產實踐經驗寫成。它立足我國特別是三峽庫區柑橘產業實際,著眼世界先進技術,反映柑橘產業最新動態、技術進展和先進的經營理念,介紹產業化經營模式;針對無公害柑橘基地建設和產業化生產以及采後貯藏加工的實際,闡明了我國無公害柑橘產業化建設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的方法;重點介紹產前、產中、產後的標準化生產技術和規程。它將有助於農戶建立柑橘生產經營的新模式,掌握無公害柑橘產業化生產與加工的新信息、新技術,從而在產業化經營中增收獲益。
本叢書由7個分冊構成,其書名和作者如下:
1.柑橘優新品種陳竹生2.柑橘育苗新技術譚誌友3.柑橘園建設與維護彭良誌4.柑橘無公害優質高效栽培技術鄧烈何紹蘭5.柑橘病蟲害無公害防治技術蔣元暉張權炳6.柑橘貯藏保鮮與商品化處理王日葵7.柑橘加工及綜合利用技術吳厚玖本叢書以廣大農民、柑橘龍頭企業職工和農村基層幹部、農技員為主要讀者,內容力求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圖文並茂,讓讀者能較快了解相關知識,掌握相關技術,在生產實際中應用。由於編寫時間較為倉促,遺漏和疏忽在所難免,懇請讀者批評指正。
2007年春於重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