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總序(1 / 2)

黨的十六大以來,黨中央提出了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兩大戰略思想,這是指引我們在新世紀新階段繼續推進改革開放、積極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麵進步、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總方針。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大曆史任務,這是貫徹落實兩大戰略思想的體現。從國家當前麵臨的經濟社會形勢全局看,我國的經濟建設,工業化、城市化發展已經取得了舉世為之矚目的巨大成就,相形之下,我國的農業還比較脆弱,農村還比較落後,農民還比較貧苦,所以在“十一五”及今後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解決好“三農”問題,仍然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好在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們現在已經創造了解決好“三農”問題的條件。胡錦濤同誌指出:現在“總體上已經到了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我們順應這個趨勢,更加自覺地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加積極地支持‘三農’發展”。胡錦濤同誌的這個判斷是完全正確的,提出的方針也是完全正確的。

近幾年,各級黨和政府以及相關部門執行了這個方針,采取了多項支農、惠農政策,增加了對“三農”的投入,減免了農業稅,給糧食直接補貼,大力發展農村的教育、科技、醫療衛生等社會事業,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製度,等等,已經取得了立竿見影的成效。最近三年,是建國以來,農業、農村發展形勢最好,農民得到實惠最多的時期之一。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我國的農業和農村結構已經進入了要進行戰略性調整的重要階段,麵對農村經濟社會正在發生的急劇深刻的變化,農業、農村發展麵臨著種種矛盾和挑戰,要解決的問題千頭萬緒,需要黨和政府的各級幹部,各行各業的同誌們,以及各界人士都來關注“三農”、研究“三農”、支持“三農”,為解決好“三農”問題出謀劃策、貢獻力量,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好,這既是9億農民的殷切期盼,也是21世紀中國在世界崛起的最重要的基礎和力量源泉。

重慶出版社的領導和同誌們,正是認識到黨中央提出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戰略的重要意義,心係“三農”,經過醞釀,決定策劃組織出版一套《新時代新農村建設書係》,為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廣大農村幹部和農民提供豐富的精神糧食和強大的智力支持,我認為這是一件很有意義、很值得支持的好事。

《新時代新農村建設書係》按照中央提出的“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目標要求組織編寫,內容涵蓋農村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建設與管理和農業科技等方麵,分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理論探索、勞動經濟技能培訓、新型農民科技培訓與自學、生態家園建設、鄉村文化與娛樂、民主與法製、健康進農家等係列,每個係列由幾套小叢書組成,從2007年起陸續出版。它旨在幫助縣(市)鄉(鎮)各級幹部更新觀念、開拓思路,提高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理論水平和決策能力;幫助廣大在鄉務農農民和進城務工農民掌握先進適用技術,提高科學文化素質,增強致富能力,增加經濟收入,提高生活質量,造就有文化、懂科技、會經營的新型農民,為加快農村全麵小康和現代化建設步伐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