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羅浮
羅浮又名金棗、長金柑、牛奶金柑。我國原產,分布極廣,但凡柑橘產區幾乎都有它的分布,除福建雲霄有一定栽培麵積外,其他地方尚無集中產區。
果倒卵狀長圓形,縱徑2.6~3.1厘米,橫徑1.6~2.2厘米,先端廣而渾圓,花柱宿存;果麵橙色,較光滑至較粗糙,油胞凸出;果皮厚0.4厘米,味甜,芳香可食;汁胞柔軟多汁,味酸。每果種子4~5粒。據分析,中果皮和果肉按重量計分別占全果的50%,而果皮每100克含酸0.3%、維生素C56.5毫克、可溶性固形物10.8%~14%;果肉每100克含酸2.5%、維生素C42毫克,可溶性固形物10%。因此,連皮食用時風味偏酸,但加工作蜜餞品質良好。果實成熟期為11月中下旬。
羅浮果實鮮食品質不如金彈,故供鮮果利用者栽培少。本品種早結豐產,掛果時間長,是春節前後的重要觀賞樹種,被廣東、香港等地列為重要的盆栽植物。
2.金彈
金彈原產我國,各柑橘產區都有分布,廣西、浙江、江西、湖南、福建等地為其主產區。
果實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縱徑3.2~3.6厘米,橫徑2.8~3.2厘米;果頂部渾圓、飽滿,柱點小,微凸於果麵;果基部稍狹而圓鈍;果麵橙色至深橙色,有光澤,油胞大、微凸;果皮厚0.4~0.6厘米,質脆味甜;果肉橙黃色,味酸甜,汁少。每果種子7~10粒。果實成熟期為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
金彈以果大皮厚、鮮食品質優良而著稱,既宜鮮銷又適合觀賞和加工。在金柑類中金彈栽培最為普遍,已形成了一些著名產地,產品暢銷全國,如廣西的融安和陽朔、湖南的瀏陽和蘭山、江西的遂川、浙江的寧波、福建的三明等。隨著人民生活需求的多樣化,金彈的種植尚有一定發展空間。
廣西融安1980年選育出的優良變異類型———滑皮金柑,由金彈實生變異而來,主要分布在廣西融安及柳州市郊區。其主要特點為果皮光滑,肉質脆甜,酸度很低,幾乎為無酸類型,種子極少,近無核,鮮食品質很好,也很豐產。其適應性與一般金彈無明顯區別,可以在各金柑產區適當發展。
3.四季橘
四季橘又名四季柑、金橘。我國原產,主產廣東、福建,浙江、廣西、四川、重慶等地有分布。
果扁圓形或近圓形,縱徑2.7厘米,橫徑3.2厘米,單果重14克;果頂部平或淺凹,基部平;果麵光滑,橙色,油胞平生;果皮很薄,僅厚0.15~0.22厘米,易剝離,味甜可食;果肉橙黃色,汁胞紡錘形,柔軟,易破裂,味尖酸。每果種子10粒左右,多胚,子葉綠色。一年開花4~5次,以春夏季開花量為多。
因四季橘樹勢緊湊,周年開花,果實色澤鮮豔,掛樹性良好,則主要用於盆栽及庭院栽培,供觀賞用,果實也可製作蜜餞。
四季橘的一些性狀特征,如果小、果皮味甜可食、一年開花多次、陸續結果等,與金柑屬植物相似;但子房心室較多、冬季休眠期短、開花期比金柑早等,又與柑橘屬種類相同。因此,四季橘是酸橘與金柑屬中某個種的自然雜種。
4.長壽金柑
長壽金柑又名月月橘、壽星橘、福州金柑。我國原產,主產福建、廣東,浙江、四川等地有零星栽培。
果倒卵形,較大,縱徑3.3~3.7厘米,橫徑3.5~4.0厘米;果頂部寬大、凹入,基部狹小;果麵橙色,光滑,油胞微凸或平生;果皮薄,約0.21厘米,較鬆寬;囊瓣7~9瓣,以8瓣居多;皮甜,肉酸,果肉多汁。每果種子6粒,多者可達10粒,多胚。一年開花多次,結果以春花為主,果實成熟期在11—12月。
樹冠圓頭形,枝短而密。葉倒卵形,質厚,葉麵濃綠,頂部鈍尖,基部闊楔形;主脈兩麵突起,側脈不明顯;葉柄短,長0.5厘米左右;翼葉小,線形。
長壽金柑皮甜、肉酸,植株矮小,一年開花多次,陸續結果,是盆栽的好材料,可供觀賞栽培,也可製作蜜餞橘餅。因果實形狀似中國古畫中壽星老頭像,因此,在一些地方的花市中稱其為壽橘或壽星橘,長壽金柑的名稱也許由此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