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在金陵蔣山的“半山園”隱居,陪伴他的隻有一個老兵。二人相依為命,倒也逍遙快活。
當地有個信佛的吳秀才,是個農家子弟,慕得王安石大名,有事沒事便來“半山園”找他,請教一些詩文或者佛學上的事。閑了就幫王安石打掃院落,收拾一下室內衛生。
通過談話,王安石得知吳秀才不是本地人,隻因家鄉遭災才流落到此地,母親早就過世,父親也年事已高,日子過得緊緊巴巴。
不過這吳秀才人窮卻誌不短,王安石看他可憐,有時會隨手給他一些錢,或是一點什麼別的東西,他總是婉言拒絕。王安石敬重他的為人,便想幫幫他。
有天王安石把吳秀才叫過來,鄭重其事地說:“你以後沒事就天天來吧,幫我打掃打掃院子,收拾一下雜七雜八的東西,我給你開份工錢。”
吳秀才連連搖頭,說:“這點活兒不過是舉手之勞,況且學生跟著您學了不少東西,您不收學費就已經不錯了,我怎麼還能要工錢呢!”
王安石早知他會如此回答,索性板了臉,下了最後通牒:“你要是不答應以後就別來了。”
“這……那好吧,學生就……卻之不恭了。”吳秀才說話的聲音有些哽咽,他知道王安石這是在體恤自己。
此後吳秀才每日往返,樂此不疲,度過了他人生中最快樂的一段時光。
轉眼已是金秋。
這天王安石早早起來,見院子裏落滿了樹葉,吳秀才卻不在,往常這個時間他差不多早收拾停當了。
“也許家中臨時有事。”王安石心想,並沒把這事放在心上。
第二天吳秀才又沒來。
王安石不放心,便讓老兵去打探,才知吳秀才的父親前天病情突然加重,他連夜去城裏抓藥了。
第三天吳秀才早早來了,王安石起床時,他已將院子收拾利落了。
見王安石出來,吳秀才慌忙道歉:“這兩天……學生家中有點急事,沒能過來,還請先生見諒。”
“你的事我都知道了,百善孝為先,我怎能怪你呢。這樣吧,這段時間你就別來了,在家專心照料你的父親。你父親還好吧?”
“父親他……唉,最近咳得厲害,也不想吃東西……”
一陣風吹過,把吳秀才的話帶到淒涼的角落,也把王安石掛在屋角上的一條黑頭巾吹了下來。
吳秀才走過去,將黑頭巾撿起來,準備重新掛回原處。
“這條頭巾你拿著,回去給你的父親吧。”
“這……合適嗎?”吳秀才囁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