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共同寫一封“成長回憶信”(1 / 2)

“偶爾摔一跤並不可笑,可笑的是每一次都在同一個地方摔倒。”人不怕犯錯誤,關鍵是要知錯能改。我們所犯的每一次錯誤,我們都要對它有所分析,有所記錄,避免下次重蹈覆轍。這樣,錯誤就變成了經驗。

在某種程度上,這些經驗比你最後的結果還要寶貴。

人生也是這樣,需要記錄,需要分析,需要回憶……有沒有想過,為你的孩子記一份成長成長回憶信,從他睜開眼睛的那一刻,叫第一聲媽媽,邁開人生第一步,每一次哭泣,每一次歡笑,等等,記錄他生命初時的每一次驚奇。在孩子滿十歲的時候,把這份成長回憶信送給他,讓他去體會生命的珍貴。

當你麵對自己那純真無暇的孩子時,當你看著孩子酣然人睡時,當你愛憐地親吻孩子的額頭時,是否想起,多年前的那些日子,你的母親,那時候也正如你這般年輕優雅,她也經常那樣深深地看著你,在你的額頭,輕輕一吻,伴你進入甜蜜的夢鄉?當年母親一番心血,教會你如何去生活,而今,你能夠給孩子的又是什麼呢?

有沒有想過,為你的孩子記一份成長成長回憶信,從他睜開眼睛的那一刻,叫第一聲媽媽,邁開人生第一步,每一次哭泣,每一次歡笑,等等,記錄他生命初時的每一次驚奇。在孩子滿十歲的時候,把這份成長回憶信送給他,讓他去體會生命的珍貴。

她十歲生日的那個夜晚清晰如昨夜。昏暗的油燈調淡濃重的夜色,母親的臉更顯倦黃。當她要去鄰家玩耍時,母親叫住了她。“有樣東西要給你。”母親說,很嚴肅的。

在母親把那藍布包打開之前,她怎麼也猜不出裏邊有什麼。在她的記憶憶中,生日與平日的區別就是能吃一個煮雞蛋。窮人家的孩子,還能希求什麼呢?

肅默中母親將那藍包慢慢打開了,出現在她麵前的,是三個用散裝紙訂成的泛黃的本子。在她依然不解的凝望裏,母親說:“這是你的成長回憶信”。

她更驚異了,自己何曾記過什麼成長回憶信?十年的歲月,在母親溫暖的懷抱裏,在與同伴無盡的嬉鬧中,在山道上不斷的勞作裏度過來了,哪裏有什麼成長回憶信?

母親當然猜到了她的心思,用更緩慢的聲調說:“這是我給你記的成長回憶信,從你出生的那天起,直到今天,你是老大,我總算堅持著記下來了。你的弟弟妹妹們,我實在是沒有那份精力了。現在你十歲了,可以自己記了,就把它交給你吧,你自己接著記下去。”

母親的話,很平淡,沒有給她講任何的所謂人生哲理。

這就是母親給她的禮物,她一輩子也享用不完的珍貴禮物。在這泛黃的本子裏,母親用她那雙長滿了繭的手,用她那隻上過兩年學所識的字,一筆一畫地記下了女兒來到這個世界以來的三千多個日夜的點點滴滴,如衣服上的一針一線。

當時的她,隻是很隨便地翻了幾頁,就把它們放在了枕頭底下。

過了幾天,母親問她在記成長回憶信沒有。在她尷尬的沉默中,母親說:“還是記吧,記成長回憶信可鍛煉毅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