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了十五歲,她才第一次將枕頭底下的三本成長回憶信讀完。
也許是到了那個年齡才對自己的“蒙昧時代”產生了好奇與興趣吧。在母親所記的“流水賬”裏,她看到了自己是如何從一個小生命長大的,並為母親十年裏堅持為她記成長回憶信的毅力所感動。從此以後,每當苦悶煩惱時,她就要拿出那成長回憶信來讀。
在她23歲的時候,家裏發生了一場火災,所有的成長回憶信在大火中化為灰燼。
從此,她再也沒記過成長回憶信。那最純美的十年都化作虛無了。
以後的那些混混沌沌的日子,又有什麼值得記下來的呢?
直到她的孩子出生的前夕,她忽然覺得,人生還是可以得到補償的。
她挺著肚子,去買了一個精裝的成長回憶信本,構思半天,扉頁上隻留下這麼幾個字:孩子,這是媽媽給你的最珍貴的禮物。
於是,每天下班後清洗完兒子的一大堆尿片,她就伏在案前記她的諸多瑣事,哪天會發哪個音節了,哪天做了個什麼動作,哪天流了幾次屎尿,哪天又生病裝小狗……
也有想偷懶的時候,但一想起母親來,就又拿起了筆,仿佛見母親立在她的跟前,對她說:“還是記吧……”“一件事如果開了個頭……”
是啊,在那麼艱難的歲月裏,母親不都挺過來了,堅持過來了嗎?
終於,兒子十歲的生日到了,亦如二十六年前的母親,她把兒子叫到了跟前。
兒子仍沉浸在剛才與同伴們唱生日歌吃生日蛋糕的喜悅裏,聽到媽媽的叫喚,就問:“媽媽,你說要給我生日禮物的,在哪呢?”
兒子是得慣了生日禮物的,每年的這天,爺爺、外公外婆、舅舅姨媽、叔叔姑姑,還有丈夫的同事朋友,都要給他買這買那,或是寄錢來,而做父母的,更是不例外。
她把六本精裝的成長回憶信本放到了桌子上,對兒子說:“這就是我們要送給你的生日禮物,這是你十年來的每一天的一點一滴。現在,你可以自己接著記下去了。”
兒子問:“就這麼幾個本子?沒有別的了?”
她沒有教訓兒子,她把為什麼要給他記這些成長回憶信的前前後後說給他聽,兒子立在一旁,不再言語,待了一會兒,兒子突然向她行了個舉手禮,說了句“謝謝媽媽”,就小心地收起成長回憶信本,跑到自己的房間裏去了。
她想起了故鄉蒼老的母親,淚水再也止不住。雪白的日光燈在淚眼裏變得模糊起來。二十六年前母親送給她的那三本散紙裝訂成的成長回憶信,教會了她如何去磨煉恒心與毅力,如何去愛別人愛世界愛人生,那是她一生也享用不盡的財富。雖然那幾個本子已經沒有了,但留在心底的東西,是永遠也磨滅不了的。
請為你的孩子記下成長回憶信吧,當成長回憶信逐漸變厚的時候,孩子的人生路也逐漸展開,那麼,就把這份成長回憶信交給他,讓愛和祝福伴他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