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七篇 腫瘤(二)(2 / 3)

腹部平片可以觀察後腹腎區有無鈣化影,神經母細胞瘤、畸胎瘤均可出現鈣化影,前者呈斑點狀或線狀,後者可見骨、牙齒等致密影象。

3.靜脈腎盂造影:靜脈腎盂造影有助於對神經母細胞瘤及腎胚瘤的診斷。患神經母細胞瘤,由於腫物的壓迫腎髒可出現不同程度的改變,如患側腎輪廓不完正、完全不顯影、腎盂移位、變形、旋轉,腎盂輕度壓跡,或伴積水,腎盂腎證被破壞。輸尿管也可發生移位,或見蟲蝕樣破壞及輕:度積水。腎胚瘤時可有腎移壓型,即正常腎輪廓消失,與脈物融合廠腎盂腎盞有不同程度變形移位扭轉擴張;腎積米型,腎盂腎盞不同程度擴張及變形;被破壞的腎盂腎盞形態不完正,邊緣模糊;不顯影型,指一小時內一直不顯影;腎外型,腫瘤在包膜外生長,造敎中可見腎盂腎盞,腎外形均正常。

4.骨X線檢查:神經母細胞瘤多侵犯骨骼係統,以扁平骨受累最甚,依受累發生率次序為顱骨、肋骨、肱骨、椎:骨、盆骨、股骨,少見者為鎖骨、肩胛骨、尺橈骨、脛睢骨。骨片示有蟲蝕樣骨質破壞、皮質增生。白血病及惡性淋巴瘤亦可有全身各處骨破壞,甚至發生病理性骨折,懷疑骨受累者最好照全身各處骨平片,以便發現輕微的骨破壞。

5.同位素掃描及CT檢查:同位素掃描多用於腎、肝腫瘤,觀察有無同位素稀疏區,可檢查出實質性腫瘤的部位、形狀、大小。顱內腫瘤可作CT檢查,以發現早期較之腫瘤,一旦出現明顯占位症狀,或於手術前則隻需作血管造影及氣腦造影,以確定腫瘤的部位、大小、形狀。

6.生化檢查

(1)尿VMA,HVA

兒茶酚胺是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腎上腺素等具有兒茶酚胺核的胺化合物。主要存在於腎上腺髓質和神經係統。屬於神經源性腫瘤的神經母細胞瘤或嗜鉻細胞瘤分泌過多的茶酧胺,自尿排出,過量的胺化合物及其代謝產物,香草基杏仁酸(VMA)、及同香草酸(HVA),也自尿排出。

(2)甲胎蛋白:有人認為甲胎蛋白為癌胚蛋白,與癌症發生有明顯的聯係。發生於睾丸及卵巢後腹膜的胚胎性癌和原發性肝瘤都能產生甲胎蛋白。兒童原發性肝癌,在血清中甲胎蛋白異常增高。

(3)血清酶

1)乳酸脫氫酶有材料報告,患惡性腫瘤時,血乳酸脫氫酶升高,陽性率達96%,其中白血病及惡性淋巴瘤可達70%。

2)堿性磷酸酶正常堿性磷酸酶來自肝、骨、腸及胎盤,小兒腫瘤中,堿性磷酸酶在骨腫瘤時明顯增高。

(4)血漿蛋白:這是由於細胞合成蛋白過剰造成,主要是丙種球蛋白的增加。患惡性淋巴瘤、淋巴白血病時球蛋白(單克隆球蛋白)增加。

(5)血清膽固醇:小兒肝癌時血清膽固醇增高。

(6)血清惡性腫瘤可以產生ACTH、ADH、GH、甲狀旁腺素、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促紅細胞生成素等激素,前述所謂全身異常表現就是由於異常激:素分泌所致。各種惡性腫瘤骨轉移時可有高發生率的髙血鈣症。白血病伴高血鈣症可能是由於骨骼溶解的鈣超出腎的排泄能力所致。

(7)血糖:小兒惡性腫瘤時可引起低血糖,如神經母細胞瘤、腎胚瘤、橫紋肌肉瘤、惡性淋巴瘤。此種低血糖無―特異性,但多限於腹部腫瘤,一般腫塊較大,容易發現。

7.活體組織檢查

(1)淋巴結活檢:無論何種腫瘤,如有全身或局部狀巴結腫大,根據其它資料不能完全確診時應作淋巴結活檢,活檢的目的是為了確定診斷。有時似乎臨床診斷已明確,但實際上並不真正確診,此時應作活檢得出真正診斷,如一些急性淋巴性的白血病病人,經淋巴結活檢最後確診為惡性淋巴瘤。還有一些根據臨床診斷為惡網或其它惡性腫瘤的病人,經活檢滿診為神經母細胞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