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藥物屏障 幾丁糖是由天然高分子聚氨基葡萄糖,促進上皮細胞生長、止血、潤滑作用及生物屏障作用來阻止粘連形成。左鋒等[12]研究表明,抑製肌腱外源性愈合,促進傷口愈合,防止腹腔粘連,具有良好組織相容性,可在體內降解。盧躍峰等[13]應用幾丁糖防治患者腹腔粘連,術後對患者隨訪6個月均未出現臨床腸粘連症狀及體征。右旋糖酐為抗粘連劑,覆蓋於腹膜受損部位阻礙血凝塊附著和纖維蛋白性粘連形成;盧躍峰應用幾丁糖進行腹腔灌注防治腹腔粘連,術後對118例患者隨訪,均未出現腹腔粘連。張旭華等采用甲硝唑、右旋糖酐按1:2配製液對腹腔感染手術進行腹腔灌洗,未發現腸梗阻、腹痛、腹脹,有效地防止了腹腔感染手術後腸粘連的發生,無明顯不良反應。
2.2 藥物防治
藥物防治腹腔粘連的機理為抑製炎症反應及纖維細胞生長,促進纖維蛋白的分解與吸收,清除纖維蛋白滲出物,阻止纖維蛋白的沉積和粘連帶的形成,從而抑製腹腔粘連。
2.2.1 促進纖維蛋白溶解藥物 重組鏈激酶(r-sk)可激活纖維蛋白酶原,促進纖維蛋白分解,消除局部炎性,從而達到防治腹腔粘連的目的。張雄等[14]應用r-sk可以促進腹部手術術後胃腸道功能恢複,及早進行腸內營養,預防術後腹腔粘連,能減少術後腹部症狀。
2.2.2 防止纖維沉積的藥物 奧曲肽抑製胃腸道激素的釋放,減少消化液的分泌,降低腸黏膜的通透性,故能顯著抑製消化液的丟失[15]。聶劍等[16]應用奧曲肽可以有效預防術後腹腔粘連的發生。
2.2.3 減少炎症反應藥物 抑製炎症反應藥物,可通過影響環氧合酶(COX-2)活性而改變花生四烯酸代謝,抑製其終產物如前列腺素和血栓素的形成,抑製白細胞的功能,從而預防粘連的形成。環氧合酶-2 抑製劑可以顯著減少新生粘連組織的微血管密度,比非選擇性環氧合酶抑製劑有更持久的抗粘連能力[17]。王康等[18]給實驗動物短期口服COX-2,可有效防治腹腔粘連。
3 展望
目前尚無明確防治腹腔粘連的具體方法,理想的治療方法是從促進間皮細胞修複、提高T細胞的免疫防禦功能、降低組織炎症反應和滲出、促進腹腔巨噬細胞吞噬功能的角度出發,多靶點、多環節發揮防治腹腔粘連的作用。屏障作用與藥物治療均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隨著分子生物學的發展,對腹腔粘連機製從分子生物學角度進行闡述,將有利於從細胞及分子水平上對纖維蛋白形成及溶解過程調節,從而探索出新的臨床治療途徑。
[參考文獻]
[1] 許振國,呂豔鋒. 腹部手術後腸粘連的預防[J]. 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誌,2004,10(4):327-328.
[2] Tamura M,Osajima A,Nakayamada S,et al. High glucose levels inhibit focal adhesion kinase-mediated wound healing of rat peritoneal mesothlial cells[J]. Kidney Int,2003,63(2):722.
[3] ROY S,CL ARK C J,MOH EBALI K,et al.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and EGR-1 gene expression in surgical postoperative peritoneal adhesions[J]. World J Surg,2004,28(3):316-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