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內鏡手術主要有3種並發症:眼部並發症、顱內並發症、鼻部並發症。眼部並發症包括紙樣板損傷、眼周皮下氣腫、眼周淤血斑、眼眶血腫、眶蜂窩織炎、視力下降、失明、內直肌損傷、複視、斜視、鼻淚管狹窄、流淚等。顱內並發症包括腦脊液鼻漏、腦膜炎、腦膿腫、顱內血腫、卒中、局灶性腦損傷、張力性氣腦、惡性高熱、中毒性休克綜合征。鼻部並發症包括鼻出血、鼻腔粘連、嗅覺減退或缺失、術後鼻竇炎等。
鼻內鏡手術最常發生並發症的5個高危區:1)紙樣板;2)篩前動脈附近的篩竇頂壁;3)篩板側壁;4)篩後動脈附近的篩頂;5)蝶竇與後組篩竇之間的區域[2]。本例病人為術中損傷紙樣板,血壓突然升高,而導致眶內血腫。鼻腔炎症直接或借靜脈和淋巴管間接傳到眼眶使眶周血腫繼而感染,發展為眶蜂窩織炎。
為了避免眼部並發症的發生,術者除了要熟練掌握鼻腔及鼻竇正常解剖和手術操作,還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麵:①術前綜合分析患者病情,有無全身疾病,請內科會診,係統治療高血壓、糖尿病。②探討慢性鼻竇炎的臨床分期,準確了解慢性鼻竇炎的病變程度,術前CT檢查必不可少,應以冠狀位掃描為主,部分兼行水平位掃描,充分了解有無鼻中隔偏曲、骨折和下鼻甲、中鼻甲病變或鉤突外移,紙樣板缺損以及鼻竇周圍骨質有無病理性破壞等;CT篩竇分型,蜂窩型、空泡型、骨質增生型,可提示術中操作難易及推測預後。③術中妥善止血,保持在內窺鏡明視下操作,並注意辨認紙樣板;要先識別中央最突出部分的紙樣板,然後沿此暴露全部紙樣板。④篩竇鉗應與紙樣板平行,不要與紙樣板垂直[3]。⑤術中及術後要注意控製血壓的平穩。該患既往有高血壓、糖尿病病史,因術中損傷了紙樣板,術後麻醉蘇醒時血壓突然升高,而導致眶內血腫。鼻腔炎症直接或借靜脈和淋巴管間接傳到眼眶。我們及時抽取鼻腔填塞物,一者可以降低眶內壓,開放引流;二者可減少因填塞物感染而加重局部感染。由於我們眼科與耳鼻喉科在一起,及時行外眥切開引流衝洗,降低了眶內壓(注意要盡可能避開在眶內上方作引流切口,因為眼眶的內上方有較粗的靜脈,如在此處切開,易導致炎症向顱內蔓延)並迅速控製了感染,全身足量應用抗生素和激素,未使病情進一步惡化,未造成不良後果。
[參考文獻]
[1] 黃定強,徐豔紅,楊海波,等. 鼻內鏡下治療鼻源性眼眶並發症16例報告[J]. 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誌,2009, 23(20):945-947.
[2] 張連山. 耳鼻咽喉科學[M]. 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1:407-410.
[3] Casino RR. 鼻內鏡鼻竇手術操作圖譜[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0-39.
[4] JoaoA C,Navarro. 鼻腔和鼻竇外科解剖[M]. 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93-104.
[5] 羅宇鴻,葉成剛,萬玉瓊. 鼻內鏡手術的眼部並發症6例分析[J]. 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誌,2010,24(11):522-523.
(收稿日期:2012-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