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東路有一家招牌特別奇怪,招牌上隻有三個字:付筱雲。在上海長年淘換古董、玩玉石的人都知道這三個字的價值,付筱雲祖傳三代都是玉石鑒賞大師,傳到他這裏更是眼光如炬,從業三十年從沒出過差錯。而且付筱雲真正讓人稱道的地方不隻是他的鑒賞能力,更有他的口碑。就連平時都互不服氣的同行冤家,提起付筱雲時都帶著敬意。但凡事都有例外,就在“付筱雲”這塊招牌的斜對麵,也有一個古玩鑒定行“古寶齋”,它的主人孫古揚也是個大行家,他就處處與付筱雲作對,好象兩個人有幾世難解的深仇似的。有傳說這兩個人還是摔泥巴一起長大的好朋友,隻是因為情感上的糾葛,鬧得水火不容。
拋開這件事不說,付大師這半生鑒定了無數珍寶,也流傳出不少佳話,但這兩年已經很少見他出手,店裏的事也交給了徒弟吳傑處理,看樣子有全身而退的打算了。這也難怪,“大師”這兩個字保持下來不容易,誰不想落個好結局呢
這一天,店裏來了位外國客人,拿了一枚小巧玲瓏的白玉方印來鑒定。吳傑翻過來掉過去看了好半天,眉頭皺了起來,還是不敢斷定。吳傑是付筱雲的愛徒,師傅的本領也學得差不多了,店裏的夥計還從沒見過他這麼為難過,有機靈的趕緊跑到後麵報告付大師去了。
吳傑看出這枚方印質地精良,不是凡品,但可惜的是隱隱現出一條細小的淡紅色印記,白玉有暇。他之所以猶豫,是因為方印上刻的字:圓明三園!這難道是圓明園中流失的國寶嗎?他不敢確定,抬頭又看了一眼這位客人,高高大大、黃頭發、藍眼睛,一進門就用流利的中國話自報家門:法國商人安德烈。
安德烈不遠萬裏來到上海,就是為了找付筱雲簽定這枚方印,沒想到卻連付筱雲的人影也沒見著,他終於失去了耐心,冷笑著討回方印,剛想裝進盒子裏,肩膀已經被人輕輕拍了一下。安德烈一回頭,看一位精神矍鑠的老人正站在身後,不用問姓名,光看那雙閃閃發光的眼睛,安德就知道是誰了――付大師!
付筱雲卻沒有理會安德烈,他輕輕地接過方印,隻看了一眼,眼神立刻變得更加明亮起來。他又走到窗前,將這枚方印對著陽光左轉右轉,細細地鑒賞著。過了好一會兒,這才抬起頭打量了安德烈一番。安德烈此時也顯得很迫切,急忙問這枚印到底能值多少?
付筱雲卻沒有直接回答他,反而問了一句:“安德烈先生,您的家族裏是否有人到過中國,又是怎麼得到這塊寶物的?”
安德烈站直了身子,很驕傲地回答:“我的曾祖父1900年到過北京,曾經以少將的身份訪問過圓明園。”說完這句話,安德烈好象聽出了什麼,呼吸都跟著急促起來:“付先生,這真的是圓明園的寶貝嗎?”
付筱雲卻淡淡地笑了一下:“是不是圓明園裏的不好說,但肯定是一件贗品,你們看這道紅色印記,就是摔殘以後補上去的。清朝皇宮裏的印都是質地優良的,隻有摔碎,哪有摔殘了可以修補的道理。”
這一頭冷水澆下來,安德烈滿腔希望頓時化為烏有,但這是個精明的商人,想到付筱雲剛才拿著方印愛不釋手的樣子,他的眼珠轉了幾轉,馬上從包裏掏出兩遝錢來。原來他本想在法國拍賣這枚方印,可是沒有人識貨,都說是件殘次品,隻給了他一個極低的價格。安德烈不甘心,這才拿著方印來到了中國,專程找付大師來鑒定。並且說這不是全部報酬,如果付先生能給鑒定出來是珍寶,讓他能賣個好價錢,那麼還會有重謝。
付筱雲卻不再說什麼,把方印交還給安德烈,轉身進去了。吳傑把失望至極的安德烈送走了,回來後看付先生正在書房裏踱著方步,眉頭也緊緊皺著。吳傑很少看到老師這樣心事重重的樣子,他不敢多問,帶上房門退了出去。
傍晚的時候,付筱雲還在書房裏苦苦思索,吳傑匆匆走了進來,臉上神色極不自然:“老師,我看到安德烈從孫……孫大師家出來,興高采烈地走了。”
付筱雲臉色一變,糟了,他二話不說,出門就奔著孫古揚的“古寶齋”去了。吳傑緊緊跟在後麵,他知道老師這是急壞了,雖然這兩位老朋友雖然近在咫尺,但卻從沒有過一次交往,走在路上遇見了也都是裝作沒看見。“古寶齋”的幾個夥計也都愣住了,眼瞅著付大師直接進了大堂,誰也沒敢攔著。
大堂上孫古揚滿麵紅光,看樣子心情極佳,抬頭一看付筱雲,先吃了一驚,隨即樂哈哈地站了起來:“喲,付大師可是稀客。”
付筱雲冷冷地說:“孫大師發財了吧。”
孫古揚嘿嘿一笑,也不否認:“這些年我可沒少輸給你,今天終於也讓我扳回了一局,你鑒定的贗品,我給重新鑒定了,絕對是真品。”
付筱雲臉都漲紅了:“是不是那枚彩虹方印?”
孫古揚更加得意:“是呀,那就是圓明園的真品,沒想到付大師也會走了眼,咦!你怎麼知道它叫彩虹方印?”
眼看著孫古揚的臉色由得意變成詫異,付筱雲卻怒衝衝地說了一句:“你好糊塗……”他不但知道這枚印叫什麼,還知道這裏麵的故事。
圓明園本是康熙賜給四皇子胤禛的園林,後來胤禛成了雍正皇帝,圓明園就成了他休憩遊覽的地方。等到乾隆帝即位後,又在圓明園的東麵和東南麵興建了長春園和綺春園,合稱“圓明三園”。這枚玉印,就是京城一位叫吳子俊的雕玉名匠,用了一塊祖傳的寶玉精心雕刻而成,再獻給皇家的。乾隆看了以後十分高興,就召吳子俊進宮,賞了他一個官,專門管理圓明三園。這塊印,也就成了處理圓明三園事務的官印。
然而世事多變,鹹豐十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還放火燒了圓明園。眼看園中寶物被洗劫一空,300多名宮女太監都被殺害,吳子俊本想帶著這枚玉印逃出宮去,半路上卻被幾個英國兵追殺。吳子俊眼看走投無路,為了不讓這枚玉印落入英軍手裏,他一頭紮進了一口水井裏。
英法聯軍撤走以後,有人打撈出吳子俊的屍體,這枚玉印又回到了皇宮,但是卻多了一道裂痕。玉石的破損是最難修補的,一般情況下隻能用金銀鑲嵌,像這種細小的裂痕更是難到極點。眼看著這件寶物成了“破相”的殘品,有一個太監推薦了吳子俊的兒子吳敏程,說他修補玉石的手藝天下無雙,隻有他可以修補這道裂痕。
吳敏程奉旨修印,麵對著父親用生命保護下來的玉印,他百感交集。馬上按照祖傳的秘方,用樹脂調製了一種粘合劑,經過七天七夜的熬製,終於可以使用了。吳敏程把粘合劑滴入裂痕中,再用重物將粘合劑擠壓出來,如此反複數次,裂痕越來越小。然而就在最後一次擠壓過程中,宮裏派一個太監來催他,吳敏程一著急,擠破了手指,鮮血流入了裂痕中。這種粘合劑最怕遇見鮮血,馬上發生了反應,出現了一道細小的紅色印記,再也擠壓不出來。這下吳敏程可慌了,時間已經不允許他想出別的辦法補救,隻能硬著頭皮打磨光滑,戰戰兢兢地呈上去。他原以為闖了大禍,沒想到竟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鹹豐皇帝讚不絕口,誇獎吳敏程手藝高超,不但沒有明顯的修補痕跡,並且還出現了彩虹奇景。隻要對著陽光調整了幾下角度,再讓他們看,原來當陽光照射到某個角度的時候,那一小道紅色印記立刻鮮豔起來,不但沒有影響到玉石的美觀,反而能讓紅白兩種顏色自然融為一體,就像天邊出現的彩虹一樣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