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五代時候的雲門文偃禪師,浙江嘉興人,是雲門宗之祖。他幼年在嘉興空王寺誌澄律師門下出家,於毗陵壇受具足戒。遍讀經典,精研戒律。先後參禮睦州道明禪師及福州雪峰義存禪師。後來住持韶州雲門山光泰禪院,故人稱雲門文偃。
當時,跟隨雲門禪師學習者眾多,可說是十方雲集。因為他道行高超,信徒很多,經常打齋設供,四事供養,所以雲門供養之厚,冠於各寺。一幹大眾住在寺裏,茶來伸手,飯來張口,每天受齋,百味供養,有些人不免心生慚愧。
一日,雲門禪師上堂說法,一位學僧走上前來,問道:“老師,我們每天享用施主衣服、飲食、臥具、醫藥四事供養,要如何回報呢?”
雲門禪師說:“量才補職。”
學僧聽了,一臉茫然,不能領會雲門禪師話中的含意。
學僧再說:“學人愚鈍,請老師再為學僧開導。”
雲門禪師沉默了一下,看了他一眼說:“不懂,那麼就去吃飯吧!”
學僧隻覺招架不住,隻有合掌頂禮,回到自己的座位。
雲門禪師點點頭,說:“山門一念淨,能消萬劫糧。大家為了道,都放心吃飯吧!”
養心法語
布施供養,有物質上的多少,有價值上的分別,但是就法性上來講,沒有事相上的多少分別。因此,一念淨信,可以消八萬四千重罪。出家僧侶修出世法,講究菩提心,上弘下化,這就不是人間的一些供養而能對等的了。所以,問題在於:有沒有淨念用餐,盡心弘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