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長江下遊水係環境特征
一、研究區概況
長江下遊區主要包括大別山南麓的人長江河流和巢湖、青弋江、水陽江水係及太湖水域等,其總麵積約為13萬平方公裏,地理坐標在北緯30°~32°,經115°~122°之間,跨越湖北、安徽、江蘇、上海和浙江等省市。該區北部為大別山低山丘陵區,是長江流域和雅河流域的分水嶺,構成了暖溫帶和亞熱帶的分界線;南部為皖南山地,著名的佛教聖地九華山和旅遊聖地黃山都位於區內;中部是蘇皖平原;東部為著名的長江三角洲平原。大別山地和皖南山地是本區各水係的發源地,浠水、皖河、巢湖入湖河流等皆發源於大別山,青弋江和水陽江分別發源於黃山和天目山。大別山地和皖南山地森林資源豐富,以杉、鬆、櫟、竹居多,,是我國重要的林業資源基地。蘇皖平原和長江三角洲平原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盛產水稻、小麥等,同時也是茶葉和桑蠶繭產地。
另外,我國重要的工業城市南京、合肥、馬鞍山、安慶、蕪湖、常州、上海和重要的輕工業城市蘇州、無錫等都在本區內。
大別山區和皖南山區,人口密度較小,工農業不發達,自然資源破壞較輕,基本沒受工汙染,是本區研究水環境背景值的理想場所,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二、水係組成及特征
研究區的水係可分為四部分:大別山南麓水係;巢湖水係;青弋江、水陽江水係;長江下遊幹流及太湖水係。
1.大別山南麓水係
大別山是淮河和長江的分水嶺,發源於大別山南麓的諸河直接彙入長江,而且河流長度較短,流域麵積較小,徑流量不大。我們僅選擇了流域麵積較大的浠水和皖河作為研究對象。
浠水位於湖北省境內,發源於大別山脈的上新店至高山一線,流域麵積2504平方公裏,全長165公裏,平均流量52米/秒。該河的兩大支流西河和東河在英山縣城南彙合,構成浠水,在浠水縣的蘭溪鎮彙入長江。白蓮河水庫是浠水上較大的水庫,控製流域麵積1800平方公裏,多年平均流量37米/秒,總庫容為11.04億米,主要用於灌溉和防洪。
皖河發源於大別山東側,其上遊為太湖河,花涼亭水庫以下始稱皖河,西流61公裏至懷寧縣,接納了潛水和皖水,再向西28公裏入七裏湖、八裏湖,於安慶市西入長江。皖河中下遊河網密布,渠道縱橫,已與長江北岸的龍感湖、大官湖、黃湖、泊湖、武昌湖等相連,形成了發達的通航水道。
皖河全長188公裏,流域麵積6442平方公裏,地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花涼亭水庫以上為上遊,多為山地,坡降為5.0~1.0%。;懷寧以上為中遊,多山地丘陵,坡降為1.0~0.5%;下遊為平原、圩區,坡降為0.5~0.3%。皖河水係山地麵積占流域麵積的65.6%,丘陵麵積占19.3%,平原僅占15.1%。該河多年平均流量為130米/秒。
花涼亭水庫是皖河水係已建的大型水庫,是以防洪、灌溉、航運為主的綜合性水庫,位於皖河上遊太湖河上,控製流域麵積)880平方公裏,多年平均流量45.5米/秒,總庫容為23.98億米。此外皖河流域還有一座小型的毛尖山水庫,建在皖河支流皖水上,控製流域麵積202平方公裏,多年平均流量5.64米V秒,總庫容為0.54億米。
2.巢湖水係
巢湖水係流域麵積13130平方公裏,入湖河流有33條,多具有山溪性特點,最大為杭阜河。杭阜河發源於大別山東側,流域麵積約4506平方公裏,多年平均流量為56.4米/秒,河流總長度為154公裏,該河於三河鎮同豐樂河彙合後入巢湖。該河上遊已建有龍河口水庫,控製流域麵積1120平方公裏,多年平均流量為27米7秒,總庫容7.87億米3,主要用於防洪、灌溉。
巢湖是1萬年前形成的構造湖,東西長53公裏,南北寬22公裏,在平均水位7.5~7.8米,湖麵麵積約有756.20平方公裏,湖容約17億米3。
巢湖經裕溪河與長江相通,裕溪河在安徽和縣裕溪口入長江,經裕溪河輸出的水量約33億米。
杭阜河河水的水化學類型離子總量為48毫克/升~108毫克/升,礦化度為23.8~28.7毫克/升,總硬度為1.15~2.22德國度。巢湖的水化學類型離子總量為93~146毫克/升,礦化度為59.6~62.3毫克/升,總硬度為2.13~4.23德國度。裕溪河水的水化學類型多為型水,離子總量為99~203毫克/升,礦化度為66.9~79.5毫克7升,總硬度為2.47~6.42德國度。
3.青弋江、水陽江水係
青弋江、水陽江水係均為長江的支流,上遊支流分別發源於九華山、黃山和天目山,下遊河道縱橫交錯,在蕪湖的魯港、長河和當塗的太平口流入長江,流域麵積17455平方公裏(其中安徽占93.2%,江蘇占6.8%)。地形南高北低,按地形劃分,山地麵積占55%,丘陵占27%,衝積平原占14%,湖泊占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