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主要結論與水體環境背景值開發應用前景(1 / 2)

第一節主要結論

通過近五年對長江中下遊典型地區水體環境背景值的係統研究,初步得出以下幾點結論:

(1)在當今環境汙染遍布全球的條件下,一個地區也可以找到相對沒受或少受汙染的地區或環境要素,從而得出相對的背景值。對一條水係來說,在沒有工業廢水影響的河段,特別是河流的中上遊或支流也可以得到相對的元素地球化學背景值。

(2)水是化學元素賦存的場所,又是元素遷移、轉換的介質。各類水中重金屬含量的差異較大,這是受水中懸浮物數量的影響。原水中懸浮物數量的多少對水中元素的影響較大,而可溶態元素含量相對比較穩定。汙染對照區元素含量與背景區比較,因水樣采自平水期,漢水幹流(多為汙染區)水量大,水中懸浮物數量多,因此懸浮態比重大,造成原水與過濾水間元素含量的較大差異,也就是說水中元素總量和可溶態之聞差異較大。背景區平水期水中懸浮物相對較少,原水與過濾水中元素背景值的差異小,說明水中以可溶態為主。漢水水係各類水體中微量元素背景值大多接近或低於世界淡水的平均含量,低於美國河流和我國鬆花江水係的背景值。

湖庫水中高於美國湖庫含量,略高於東北地區湖庫水背景值。漢水水係水體中稀有稀土分散元素背景值大多低於或接近世界淡水的平均含量,低於美國密西西比河和鬆花江水係背景值,略高於世界淡水的平均含量,高於鬆花江水係背景值;湖庫水中高於東北地區湖庫水背景值。同一類型水體中元素背景含量之間有一定的關係,特別是同族元素之間關係較密切。江河水中多數元素之間呈顯著性相關,與各元素之間相關性較差;而且水中元素背景值的年變化幅度不大,一般元素均在背景值範圍之內,年變幅稍大。這種變化在原水中更為明顯,水溶態則較穩定,研究不同深度水中元素的變化可知:在較深的湖庫水中,原水的元素含量比過濾水差異明顯,原水中元素表層含量高於底層。

通過對長江下遊典型水域環境背景值的調查可知,平水期水中以溶解態為主,溶解態占總量比例低於50%。由於各水域氣候、水文、土壤、植被條件不同,因此在本區各水域溶解態占總量比例也不同。巢湖水係各元素溶解態所占比例最高,水陽江水係最低。不同類型水中元素含量亦有差異,湖庫水中等元素含量較高;江河水中含量較高,含量較低;

長江下遊典型區水中元素相關關係中,鐵族元素之間相關性較好,相關性較好,與其它元素基本不相關。沉積物中元素相關趨勢也很明顯,鐵族元素之間相關性很好,相關性較好、與其它元素相關性很差。原水中元素的相關性與沉積物中元素相關性基本一致。

(3)沉積物是水體內元素存在的比較穩定場所,而沉積物的粒度、礦物組成等均因河流所處環境條件不同,風化、淋溶的程度不同而有明昆的差異。一般江河背景區河床坡降較大,多為沉積物的發生和搬運區,河床質為礫石、卵石或碎屑礦物,粘土礦物較少;而在湖庫或河道平緩的下遊,則為沉降區,河、湖沉積物質地細,粘土礦物成分增多。在沉積作用的不同階段,沉積物的粒度、粘土礦物組成均不相同,其元素背景值也不相同。與高嶺土呈正相關,與伊利右、綠泥石呈負相關;9與綠泥石呈正相關,與蒙脫石呈負相關;與蒙脫石呈正相關,與綠泥石呈負相;(等元素含量與蒙脫石呈正相關,而且隨沉積物粒徑的減小,粘土礦物含量有增大趨勢,碎屑礦物含量有減小趨勢。隨粒度減小,大多數元素含量增大,隨粒度變小含量反而減小,說明不同元素的富集和淋溶作用不同。多數元素與粒度的相關性較好,在一定粒徑範圍內沉積物與元素含量之間可建立一元回歸方程,與粒度之間的相關性較差。在元素之間的關係方麵,與各元素均不相關。

(4)由於魚類呈遊動狀態,其元素背景值具有相對性。漢水水係魚體元素背景值中,大多數元素低於鬆花江水係魚體元素背景值和國外河流水係魚體背景值。江河水中,隻高於鬆花江水係魚體元素背景值,高於伊利諾斯河魚體元素背景值。

第二節水體環境背景值的開發應用前景

水體環境背景值調查研究是一項應用基礎性研究工作,它為國民經濟各部門和各學科的學術發展提供基礎數據。

一、在環境科學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