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官,冀州人,他的鄉親見他做了七品小京官後,都稱他為陳小官,反而不提他的本名了。陳小官為人剛正不阿,在乾隆時期頗有名氣。陳小官的家與權臣和珅為鄰。當時,和珅權勢正盛,很看重陳小官的名氣,總想把陳小官拉到自己的門下。和珅掌權時,朝中大臣爭著趨炎附勢,以能與和珅攀談幾句為榮。而陳小官卻不卑不亢,不肯奉承他,從不到和珅家去拜訪。兩家相鄰,時間一長,兩家的仆人時常帶著兩家的小孩兒在一起玩,玩得很開心。有一天,和珅家的仆人帶著陳小官的兒子到和珅府上玩,和珅一見便問:“這是誰家的孩子啊?”仆人回答說:“這是陳小官的兒子。”和珅見孩子長得可愛,便將他拉到麵前,問這問那。那孩子才四五歲,但一點也不怕生,隨問隨答,快得像回聲一樣,不由得和珅心中大喜,愛得不得了。於是,便讓仆人示意陳小官,如果肯讓兒子做和珅的義子,陳小官立即可以做大官。陳小官家裏的人一聽,心都動了。但是,陳小官不為所動,編了一些客氣話婉言謝絕了。
和珅仍想和陳小官拉上關係,於是時常派仆人給陳小官的兒子送些點心和玩具,想打動陳小官。陳小官對家裏的人說:“我們兩家比鄰而居,不可拒人於千裏之外,把禮物收下吧。”他每次收下禮物後,過一兩天,就給和珅家的小孩子買更多的點心和玩具,讓仆人送過去。而他自己從不登和珅之門,更無片言隻字相謝。後來,和珅被抄家賜死,而陳小官因查無實據,未受到株連。人們都說陳小官剛正不阿,既保了自己,也保了一家人的性命。陳小官對人說:“都怪我擇鄰不慎,同和珅做了鄰居。當時,拒之則有禍,近之則同罪。數年來,我一直不得安眠,以後可以高枕無憂了。”
陳小官不趨炎附勢,充分體現了一代直臣不阿權貴、崇尚操守、持正不阿的寶貴品質,這種品質也讓我們後輩敬佩。
和珅當年秘密地將康熙皇帝寫給孝莊皇太後的福字碑從皇宮內偷竊出來,並安裝在自己家花園內的假山洞中,並將假山修成龍形。現在依然存於該假山下的福字碑的“福”字為康熙禦筆之寶,隱於密雲洞中,謂之“洞天福地”。康熙皇帝親筆所書的這個“福”字剛勁有力,頗具氣勢,右上角的筆畫像個“多”字,下邊為“田”,而左偏旁極似“子”和“才”字,右偏旁像“壽”字,故整個“福”字又可分解為“多田多子多才多壽多福”,巧妙地構成了福字的含義,極富藝術性,且意味深長。更為珍貴的是,碑的右上方刻有康熙的玉璽以鎮福,因此此“福”字被譽為“天下第一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