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夢回故鄉。
有些職場白領經常會在夢裏回到故鄉,反複看到舒適的過去,如童年、校園生活,看到親切的人,如母親等。離家越遠,做這類夢的概率越高。之所以會夢回故鄉,是因為自身的職業壓力過大,有了很沉重的疲憊感,於是內心向往過去。夢見母親,則是內心渴望得到母親的保護。此外,如果頻繁夢見家人好友處境不佳,其實反映的正是本人處於緊張的人際關係或緊張的工作環境之中。
當你夢到以上情景時,不妨用一下一些方法來緩解。
以閱讀化解壓力——在書的世界遨遊時,一切憂愁悲傷就會付諸腦後。因為讀書可以使一個人在潛移默化中逐漸變得心胸開闊,氣量豁達,不懼壓力。
擁抱大樹——在澳大利亞的一些公園裏,每天早晨都會看到不少人擁抱大樹。這是他們用來減輕心理壓力的一種方法。據說,擁抱大樹可以釋放體內的快樂激素,令人精職場其實沒有秘密。
——趣味職場心理學。
神爽朗。而與之對立的腎上腺素,即壓抑激素就消失了。
運動消氣——法國出現了一種新興的行業:運動消氣中心。中心均有專業教練指導,教人們如何大喊大叫、扭毛巾、打枕頭、捶沙發等,做一種運動量頗大的“減壓消氣操”。在這些運動中心,上下左右皆鋪滿了海綿,任人摸爬滾打,排解內心的壓力。
嗅嗅香油——在歐洲和日本,流行一種芳香療法。很多女性都為這些由芳草或其他植物提煉出的香油所陶醉,這是因為香油能通過嗅覺神經,刺激或平伏人類大腦邊緣係統的神經細胞,對舒緩神經緊張很有效果。
穿上可心的舊衣服——壓力太大時,穿上一條平時心愛的舊褲子,再套一件寬鬆衫,心理壓力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減輕。這是因為穿了很久的衣服會使人回憶起某一特定時空的感受,並深深地沉浸在緬懷過去如夢般的生活眷戀中,人的情緒也為之高漲起來。
與寵物“共舞”——一項心理學試驗顯示,當精神緊張的人在觀賞自養的金魚或熱帶魚在魚缸中姿勢優雅地翩翩起舞時,往往會無意識地進入“寵辱皆忘”的境界,心中的壓力也大為減輕。
想哭就哭——醫學心理學家認為,哭能緩解壓力。心理學家曾給一些成年人測驗血壓,然後按正常血壓和高血壓編成二組,分別詢問他們是否哭泣過,結果87%的血壓正常的人都說他們偶爾有過哭泣,而那些高血壓患者卻大多數回答說“從不流淚”。由此看來,讓人類情感抒發出來要比深深埋在心裏有益得多。
微動作中隱藏的奧秘。
心理學關鍵詞:身體語言定律。
肢體語言,又稱身體語言,是指經由身體的各種動作,從而代替語言達到表情達意的溝通目的。從廣義上看,肢體語言還包括人的麵部表情在內;從狹義上看,肢體語言則隻包括身體與四肢所表達的含義。
肢體語言之所以在人際交往中非常重要,是因為心理學家認為,肢體語言極難壓抑和掩蓋。當一個人的大腦在進行某種思維活動時,大腦會支配身體的各個部位發出各種細微的信號,這是人們不能控製而且也是難以意識到的。例如,做了虧心事或偷了東西的人總顯得心神不定、六神無主或鬼頭鬼腦;聽到好消息時,臉上總要露出笑容;聽到批評時臉色總會顯得很不自然;說謊時總怕看著對話者的眼睛;激動時總要手舞足蹈;發怒時總要青筋暴起,或雙拳緊握、咬牙切齒。這些事實不難證實肢體語言的可靠性。
因此,若想分辨人心的真偽,應首先注意觀察他的肢體信號。
胳膊交叉——該動作暗示反對、不認可。這種手勢表示對方根本沒在聽你說,或者對你的觀點持懷疑態度。對業務員來說,這就意味著“此路不通”,此時最好調整策略或另做打算。
碰碰鼻子——該動作通常和欺騙相關。如果你說話時,對方摩擦自己的鼻子,你可以斷定他沒有誠意。
皺眉撅嘴——當人心理或身體上的私人空間受到侵犯時,會出現不適感,由此產生這樣反感的表情。如果客戶出現該動作,要麼拉開與對方的身體距離,要麼岔開當下的話題。
手托下巴——表示當事人正在做決定,此時最好不要滔滔不絕地與其交談,這會惹對方厭煩。
抓脖撓背——或許當事人身上有點癢,但更有可能是他還有疑問和顧慮。
腳尖衝門——腳是人身上最誠實的部位,這一動作暗示了離開的跡象。無論對方表麵看起來多麼熱心或專注,實際上他已經拿定主意要從談話中抽身了。
雙手相碰——這個動作特點在於時間很短,這是為了引起你的注意,想和你建立進一步的關係。這時,別用居高臨下的姿態打消對方的熱情,最好趁熱打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