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起魏四方才那句話,萬曆屏住笑,麵色嚴肅地喝道:“大但魏四,竟敢誑朕?”
魏四大驚,“奴才不敢。”
“你個閹人,哪來的子孫?”萬曆心中為自己找到破綻鳴鳴自得。
“皇上,請聽奴才解釋。”魏四忙道。額頭已有汗珠,他隻以為自己膽子太大,要求太多,惹怒了萬曆。
“是啊,你個閹人,哪來的子孫?”王朝輔孤假虎威。
魏四問他,“公公幾歲入宮?”
“九歲。”王朝輔也是在皇宮“太監學校”成長起來的。
魏四笑道:“魏四無公公這等福氣,二十方自閹入宮。入宮前已娶妻,並有一女。”
自閹?萬曆不禁來了興趣。“魏四,朕今日讓你講自己的故事。”
“皇上,不堪回首哪。奴才怕髒了皇上耳朵。”魏四低頭麵紅耳赤。那些事確實很難堪。
萬曆又皺眉,“不肯講?”
“皇上要聽,奴才便講。”魏四從賭博輸急自閹開始講起,一直講到入宮。哪些該刪去,哪些該添油加醋,魏四很有分寸。
講完抬頭,卻見萬曆在抹淚。天哪,皇上動了真情。
萬曆絕不是鐵石心腸,他內心的柔弱在魏四悲催遭遇的催化下膨脹。他的耳邊或是讚歌,或是朝廷官員蒼蠅一樣的煩擾,何時聽到過這些。
“魏四,你要什麼,朕還可以賞你。”萬曆覺得眼前這位身材魁梧的男子是那麼弱不禁風。
魏四忙謝恩,“奴才進得宮服侍皇上,這已是祖輩修來的福,已很滿足。再說皇上已賞,若再賞,豈不公平?”
“嗬嗬。”萬曆回到現實,“你這魏四,頗為有趣。小輔子,下次朕要帶上他。”
王朝輔心中泛起酸意。
這時,田義和陳矩在外求見,魏四忙告辭。出門向兩位公公行禮,陳矩一愣,“你怎在這?”
“皇上喚奴才來講故事。”魏四答道。
“遼東軍餉緊急,快些進去吧。”田義催促道。
熊延弼巡視遼東後立刻寫了長長的奏折,在其中,著重指出努爾哈赤部羽翼已豐,正漸漸統一女真,必將成為大明心頭大患。
遼東這些年來無甚大戰事,卻不斷易將,致使戎守事務鬆懈,各類物資短缺。
在當時首輔沈一貫的強烈推薦下,萬曆啟用賦閑在京的名將李成梁複任遼東總兵。
李成梁是當代名將,曾入朝作戰,統領遼東軍務多年,戰功赫赫,威名遠揚。因驕縱奢侈,被彈劾去職。
已近八十的李成梁到遼東後,發現早已物是人非,努爾哈赤精兵數萬,而遼東軍隊竟不滿一萬。
他采取消極應對的策略,在邊事上以安撫為主,盡量避免與女真發生衝突。另一方麵,他決定放棄寬甸六堡,將六萬四千餘戶居民遷於內地。若不肯,則以大軍驅迫,朝野紛紛譴責。
這一重大決策失誤,不僅使大明失去了軍事地理屏障,也導致軍餉大量短缺。
用則信任。萬曆對李成梁的策略並不反對,對他增加軍餉的要求也要滿足。他對田義和陳矩道:“立刻發往各部,一定要想辦法湊足。”
田義和陳矩麵麵相覷。若是能湊足,怎會來煩勞您哪,我的皇上!
魏四回到甲子庫馬上麵見李宗政,不等他問,立刻道:“公公,賣匣子的機會來了!”
李宗政還未反應過來,困惑望著他。
“買珠還櫝。”魏四提醒道,“遼東軍餉奇缺,公公應趕緊去見皇上。”
李宗政頓悟,站起就向外走,到了門口,轉頭詢問:“魏四,你覺得多少合適?”就像魏四是他的軍師。
“不出則已,一出即中。公公,要麼一記重拳把所有人的嘴封住,要麼就不動。”魏四笑道。
“有理。”李宗政趕向乾清宮。
李宗政主動向遼東捐出五千兩銀子,萬曆大為讚賞,大肆宣揚,宮人們無奈效仿。妃嬪們、各衙門太監們或多或少地都拿出一些獻上,一時間在宮內掀起捐軍餉的高潮。
陳矩和田義一起來到甲子庫,少不了一番誇獎。軍餉的解決對這兩人來說,就像生完孩子般輕鬆。
他倆沒少收到關於李宗政貪汙腐敗的舉報,但皇上千般嗬護,隻能作罷。這次來也算是表明一種態度。
“李公公此舉可幫我們解決了難題。”田義讚道。
李宗政擺手道:“邊關之事,關乎我朝命運。皇上待雜家不薄,能為他分憂,是做奴才的份內事。”
陳矩跟著也是一番讚揚。
兩人走後,李宗政喊來魏四,誇讚不已。“魏四,你這主意實在高明。”
“能為公公盡點力是奴才份內的事。”魏四的應話與李宗政如出一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