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九章 親信(1 / 2)

“他不是大人物。”徐光啟道,“先前隻是福建一個小縣的縣令,前次來京被留在兵部任個文書而已。”

“那徐大哥為何推薦此人?”魏四有意裝作不知袁崇煥。

徐光啟笑笑,“雖然我隻和他接觸過一次,說了些兵法和邊關之事,但我敢斷定,此人很快便能成為大人物。”

“徐兄的眼光必定沒錯,嗬嗬。魏四弟,你放一萬個心。”楊守勤隻以為魏四不肯接受。

魏四哪會有那心思,迫不及待地向徐光啟拱手,“徐大哥對此人如此有信心,我魏四怎會拒絕。希望徐大哥早日代為引見。”

“可以,明日我便與他說說這事。”徐光啟爽快答應。

徐光啟碰了釘子,袁崇煥絲毫不買他賬,對督訓騰驤四衛營一點興趣都沒,當場拒絕。

“嗬嗬,還是我去試試。”魏四已料到,可沒想到袁崇煥拒絕得如此幹脆。

徐光啟叮囑道:“他胸懷大誌但狂傲不羈,行事頗為任性,魏四你可得多加注意,不要惹惱他。”

魏四笑著點頭,“對付這類人我有把握。”他有這個自信,因為他對袁崇煥的未來了如指掌,知根知底。

兵部竟有些混亂,魏四廢了好大勁才找到正在整理資料的袁崇煥。

新到兵部的袁崇煥也不注意魏四的著裝,見有人進來,高談闊論的性格又暴露出來,迫不及待地對道:“朝廷錯了,這次大錯特錯了!”

魏四默默看著這位三十出頭,身材削瘦,無一點英武之氣,更像是個普通書生的明末名將,微微皺皺眉。

“堅城固守,消耗敵軍,穩打穩紮,伺機攻擊。熊經略的策略完全正確,朝廷為何要撤換呢?”袁崇煥搖頭歎氣。

熊延弼被撤了?魏四驚愕。

不錯,主守的熊延弼和主攻的王化貞在遼東產生巨大矛盾,由於王化貞為東林人,與熊延弼有過節的官員紛紛上奏彈劾他。理由很多,比如貪生怕死,保存實力,不願收複失地,有損天朝之威等,至於性格暴躁等小問題更是數不勝數。

在巨大壓力下,朝廷罷熊延弼,啟用袁應泰。

為何不用王化貞呢?這是葉向高等閣臣左右權衡的結果,若用王化貞,不就說明朝廷的不公正嘛。

袁崇煥象是自言自語,毫不管魏四的存在,“我朝勝於努酋者,火炮也。這一優勢唯有在守城時方有威力,盲目進攻,失去優勢,憑何獲勝?薩爾滸之戰便是明證。”

“袁大人說得有理。”魏四讚同。

“哦,你是哪個?好似未見過。”袁崇煥這才注意到眼前這位陌生人。

“我乃內宮禦馬監掌印魏忠賢,見過袁大人。”論品級,魏四高他許多,這樣說已是相當客氣。

袁崇煥恍然大悟,“哦,昨日徐光啟大人曾提過,請我入宮訓練騰驤四衛營的便是你吧?”

魏四作揖,“正是。在下聞聽袁大人之名,求賢若渴,有勞袁大人去騰驤四衛營小試牛刀。”

“哈哈,恕我不能答應。”袁崇煥有些嘲笑地道。他怎會看得起這宮中的禁軍,他的理想是遼東邊關,是萬裏江山,是千軍萬馬。

魏四略微停頓下,“在下知道袁大人滿腹韜略,智謀過人,大展拳腳的場所不是這兵部,也不是宮中。”

“你,知道我?”袁崇煥望著魏四,有些疑惑。

“袁大人在京城時日不多,但名聲已很響。嗬嗬,魏四也略有所為。”魏四道。

袁崇煥不願理他,帶著怒氣道:“既知袁某誌向,又何必來消遣我呢!”

魏四麵帶微笑,“就是因為在下知道袁大人誌向,才誠心誠意地來邀您幫忙,一展拳腳,怎能是消遣呢?”

“哼,宮中禁軍如何施展拳腳,又如何與我的誌向相關。”

“如果連這支小小隊伍都訓練不好,又如何到遼東那個大舞台上精彩演出呢?”魏四反問。

袁承煥愣了下,語氣緩下來,“小小的禁軍自不在話下,但這豈不是殺雞用牛刀,大材小用嗎?”

魏四細致分析,“袁大人在兵部整理這些文書就不是大材小用嗎?不錯,在這可以接觸到許多兵部官員,也可以高談你的遼東策略,讓人們知曉你的能力,有利於你的發展。”

袁崇煥盯著魏四。魏四的話正中他懷,之所以願意在兵部做這閑職,便是看中這裏能給他帶來騰飛的機會。他是個有真才實學的人,也是個自信十足的人,但他也需要機會。

“袁大人一定知道這句話,口說無憑,眼見為實。”魏四繼續道,“也就是說無論你嘴中說得如何光彩,他人也會懷疑。隻有用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說到做到,才更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