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領神會,厲聲道:“魏公公讓你坐,你就坐,囉嗦什麼,難道還要公公請你嗎?”
“坐,我坐。”嚇得楊大雄慌忙坐下。
“就是嘛,咱倆是親家,這樣多親近。”魏四邊說著邊撫摸秀秀額頭。猛然發現有個小疤,驚問:“這是怎麼回事?”
秀秀還未答,楊大雄已椅上起來跪地,“公公明察,秀秀在我家,我視如己出,十分疼愛。”
魏四根本沒有責怪他的意思,見他如此,“哈哈”大笑,“楊兄,這點我還是很信任你的,快起來吧。你再這樣,我可不好再呆這了。”
楊大雄苦著臉重新坐回。
“與六奇去玩吧。”魏四讓秀秀和楊六奇出去,接下來他要與楊大雄談正事。
魏四和善地問起他這兩年情況,並感激他對秀秀的照顧。
楊大雄漸漸放鬆,說話的嗓門也響起,偶爾問問魏四去京城後的遭遇,閉口不談自閹賣妻賣女這些事。
“楊兄今年養馬掙了不少銀子吧。”魏四笑問。
楊大雄倒還謙虛,“哪能與魏公公您相比。”
魏四沒再問下去,笑道:“明日我將在天隆飯莊招待各位牧長,楊兄你可不能缺席。”
“不敢不敢。”
“給楊兄透個底,我這次來肅寧是奉司禮監之命來購馬的。”魏四盯著他。
“魏公公,你知道的,咱們這的馬匹都是替朝廷養的,都要獻給朝廷的,不能隨意出賣。”楊大雄不解地道。
魏四淡淡一笑,“我不買朝廷的馬,我買你們多出來的那些馬。”
如果僅靠朝廷的補貼能掙多少銀子,這裏的牧長飼養的馬匹都比朝廷規定的數量要多。你想這多劃算,在朝廷的馬場養的馬拿到馬市去賣,不用花本錢,銀子淨賺。
就在楊大雄愣神之際,魏四繼續道:“咱倆是親家,所以我才會事先告訴你,讓你有些準備。嗬嗬,不用太緊張。”
這之後魏四便不談此事,可楊大雄的心就再也沒平靜過,不停回味著魏四的話。
在楊家用過飯,魏四率眾人離開,回到小西山。這次與上次完全不同,從山下到寺廟,眾多百姓擠在路旁。他們都想看看咱肅寧人的驕傲。
沒錯,肅寧有很多人去到了宮中,但哪一個也沒這魏四強。他才進宮不到三年,已經是內宮大總管了(瞧這傳的)。還有呢,皇上史無前例地給他賜婚,還一下子賜了五個大美女(越來越玄乎)。這算啥,皇上是要給他賜“朱”姓的,但他婉言拒絕,堅持姓魏(天哪,已到這個地步)。
牛吧,沒錯,這就是咱肅寧人魏四。
“魏四,還記得我嗎?”有人高喊。
立刻有人怒斥,“是魏公公,什麼魏四,小心你的腦袋。”
“哦,魏公公,還記得咱們一起去玩骰子嗎?”那人忙改口。
“玩你個頭,你還敢提這個。你怎麼不學學人家自閹入宮呢?你有這個膽嗎?”隨即又有人嗬斥。
眾人擁向前,若不是崔應元的錦衣衛一路護著,魏四不知要接受多少擁抱。
閑言碎語不再講,次日魏四來到天隆飯莊時,知縣黃繼忠早率縣衙的小官員以及牧長們候著呢。
飯莊內已無閑人,眾人坐定後,黃知縣幹咳兩聲,道:“魏公公不辭辛苦,從京城千裏迢迢來到肅寧,實在是我肅寧之福,肅寧之幸。”
拜托,從京城到肅寧哪有千裏!
“現在我們請魏公公訓示。”他趕緊請出主角。
魏四也不站起,環顧眾人,特意看了眼低著頭的楊大雄。“諸位不用拘謹,我魏四是肅寧人,此次回鄉匆忙,略備薄酒,還望各位不要客氣。”
花的可都是我的銀子。黃繼忠苦著臉。
氣氛不是很熱烈,大家各懷心事,各顧各的飲酒。酒過三巡,魏四站起端杯邀酒,開始說正題,“諸位鄉親,魏四這次來肅寧恐怕是最後一次了。來,幹杯。”
最後一次?眾人驚愕不敢動杯。
“魏四來肅寧是有任務的,黃知縣,你給大家說說。”魏四說完飲盡杯中酒。
黃繼忠看過手令,自是清楚,站起道:“魏公公這次是來肅寧為皇宮購馬的,你們都要盡力配合。”
底下的牧長們交頭接耳。
他又轉向魏四,“魏公公隻管放心,保證讓你順利成功。”
“魏四出宮前是立下軍令狀的,若不能購回一千匹良駒,便提著腦袋回去。”魏四歎著氣道,“諸位,魏四的腦袋能不能留下,就全仰仗大家了。”十五位牧長,每人不過七十匹,他們承受得起,魏四算得清晰。
眾人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