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七章 二十無罪(1 / 2)

魏四話音剛落,楊漣便反對,“你隻是內宮閹人,此疏乃臣下稟給皇上的,你沒資格辯解。”

既然你這麼說那就好辦了。魏四微微一笑,“既然楊大人這麼說,那就請皇上來斷吧。”然後彎腰輕聲對小皇帝道:“皇上,你來斷斷我是否有罪吧。”

幼帝隻知玩著玩具,哪有閑心管這些,睬也不睬。

“皇上年幼,怎能來斷?你這不是指鹿為馬嗎?”楊漣怒道。

“我懂楊大人意思。”魏四又是一笑,“那就等皇上成人親朝後再斷吧。”

話音剛落,立刻引來群臣哄笑。那還至少需要十年呢。

十年之後,會是什麼樣呢?

葉向高開口說話,“聽聽魏公公的自辯又何妨?”

哼,事實俱在,你如何狡辯。眾臣安靜下來。

“方才楊漣楊大人說了‘魏忠賢二十罪疏’,那我就來個‘魏忠賢二十無罪辯疏’吧。”魏四開始辯駁。

眾臣驚愕,包括王體乾三人。他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針對那二十罪做無罪自辯?

別人也許不能,但魏四能,因為他總是走在別人前麵,因為他有著別人沒有的先進幾百年的大腦。

魏四望著群臣,開始自辯,“咱大明皇帝朱祁鎮,一則懶惰貪玩,二則偏信太監,常常叫親信太監代為批紅。有時幹脆就叫太監口頭傳達聖旨了事,也算是又快又省吧。此後,成化皇帝朱見深、正德皇帝朱厚照、隆慶皇帝朱載垕都經常這樣做,至於萬曆皇帝更不用說了,到了當今天啟皇帝,年幼無知,難道你們要讓他來給奏折批紅,親自下達諭旨嗎?如果要說太監批紅和口頭傳達聖旨,是壞祖宗二百年來之政體,是犯罪,那麼,首犯不是我,是誰呢,你們自己去想。無罪一。”

魏四的辯解鏗鏘有力,令眾臣有些戰栗。

“劉一璟大人的辭職是因為舉薦熊延弼大人,犯下大錯,悔恨不已;鄒元標大人的離去是因為力不從心,欲專心治學,為國家培養棟梁之才。說我唆使言官彈劾,真是可笑。無罪二。”

說這話時,葉向高不由汗顏。劉一璟是照顧大局而去的,嚴格地說是為了他為了東林辭呈的。

魏四繼續,“王安公公與我有恩,我視為長輩。他自請離去時,我也曾力勸阻止。他亡故時我在山東平亂,說我為泄私憤害他,並身首異處,肉味豬狗,敢問楊大人你是如何隻曉得如此清楚呢?無罪三。”

提起王安之死,王體乾心揪了下。說實話,王安的死與魏四真沒關係,與他有點。

“魏四奉***重托前去購馬,隻帶了十許人,橫橫跋扈從何說起?到了家鄉,牧長們聽聞後,主動獻馬。請問,這是丟了皇家的臉,還是長了皇家的臉呢?無罪四。”

“熊大人確實曾托人送來五千銀兩,但他之罪乃三司會審九堂勘定,豈是我所能改變的。我欲還與他,熊大人堅決不受,我便替他捐給寧遠築城所用。至於‘傳首九邊’更是熊大人主動提出,想以自己的死來激勵邊關將士死守領土,報效國家,與我何幹。無罪五。”

“移宮案時,魏四是李選侍的奴才,做奴才的就隻有聽從主子的吩咐,有合謀的份嗎?要說合謀,我與王安公公才是合謀,因為是他指使我去勸說選侍離開乾清宮的。無罪六”

底下鴉雀無聲,大多數大臣都經曆了移宮事件,若不是魏四勸說西李選侍移居仁壽宮,還不知會鬧到何種地步呢。

“先皇在世時,曾賜客氏為我‘菜戶’,若說這也是罪,是我之罪,還是先皇呢?無罪七。”

“魏四奉旨出宮平叛,經內閣、兵部批複準許率騰驤四衛營前去山東。若說我居心何在,我的居心就是讓這支內宮禁軍得到鍛煉,以更好地保衛皇宮,保衛皇上。無罪八。”

“為臣者,君之令,不可不遵,這點諸位大人都非常清楚。皇上賜婚與我,我雖是閹人,可不遵嗎?關於娶妻納妾也是我之罪是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呢?無罪九。”

“至於那所巨大豪宅,宅子的一半是我義父孫暹臨終所遺,另一半乃朋友之妹托於保管,皆非不義之財,為何不能擁有。無罪十。”魏四說完,從懷中掏出兩份證明,“各位不信,可以驗證這兩樣。”

既然敢拿出,還需要去驗證嗎?

“先帝去後,魏四曾暫管仁壽宮,與眾位先皇妃十分融洽。而後她們感激,邀我飲酒,以謝恩情,難道違背了人理倫常?倒是先皇去後,先皇妃們無人過問是不是倫常難容呢?無罪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