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網絡時代加強中學生體育鍛煉習慣培養的必要性(1 / 2)

網絡時代加強中學生體育鍛煉習慣培養的必要性

大眾體育

作者:江長貴

中圖分類號:G806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5)03-000-02

摘 要 網絡時代加強中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的培養是學校培養目標的需要,是學生身體素質發展的需要,是學生成為優秀人才的需要。

關鍵詞 網絡時代 中學生 體育習慣 必要性

一、我國中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狀況分析

作為學生,從小學到中學會形成許多習慣,如學習習慣、飲食習慣、勞動習慣、娛樂消遣習慣等等。但是,受到生活水平和我國教育模式的影響,學生形成體育鍛煉的習慣的人數,相對來說是很少的。從有關調查資料發現:真正形成體育鍛煉習慣隻占5%,積極參與鍛煉的占30%,被動參與的占60%,消極參與的占5%[1]。可見加強中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的培養是多麼重要和必要。

二、網絡對中學生的影響

網絡時代的到來,給人們帶來了許多好處,如網絡交易、信息共享、網絡休閑等。但同時也帶來了一些負麵影響,尤其是如雨後春筍圍繞在校園周圍的網吧,如一塊磁鐵吸引著眾多學生的目光。其中又以網絡遊戲、淫穢圖片和錄像最為毒害學生的身心健康。

(一)損害學生的身心健康

網絡中的虛擬遊戲能滿足學生一些欲望,特別是“傳奇”遊戲,能夠滿足一些學生作“王者”的欲望,升的級別越高,“王者”的權力越大,所要實現現實中不能達到的“夢想”也越容易。於是為了上網,為了滿足心中的欲望,而逃學,而長期迷戀網吧。上網成了一種時尚,成了一種追求,一泡便是好幾個小時,甚至通宵達旦,更有甚者整天整夜泡在網吧,吃喝在網吧。這樣時間一長,不僅影響視覺,大腦的反應靈敏性,還影響各內髒器官係統的正常功能,導致代謝紊亂,內分泌失調等。此外,長期滿足於網絡虛擬的世界,會使學生脫離現實社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

(二)影響學生的學業

一旦學生迷戀網吧,沉迷於網絡中虛擬世界,便把原來放在學習上的精力和注意力轉到追求遊戲的刺激和滿足中。於是為了上網而逃學的現象時有發生。長此以往,不僅荒蕪了學業,還辜負了老師和家長的關心與期望。從武漢大學陶教授實施拯救迷戀上網的中國青少年學生中發現,為了上網而荒蕪學業的中學生大有人在,占被拯救的青少年學生中45%(湖南衛視報道)。有的學生因為上網而放棄了學業。為此,國家也曾出台多種整治網吧的措施,也呼籲家長和學校正確引導學生不要迷戀網吧。

三、在網絡時代加強中學生體育鍛煉習慣培養的必要性

央視五台體育頻道曾通過網絡調查得出:造成學生迷戀網吧,有36%的學生認為是學校的課外活動太少造成的。因此,作為優秀人才培養的中學教育除了注重課堂的教學,還應該注重課外活動的開展。其中又以課外體育活動為主要,加強中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的培養和形成是非常必要的。因為體育最能培養中學生的競爭意識、合作精神和堅強的毅力,是產生優秀公民最有效、最適用、最有趣的方法(央視五台體育頻道提出)。

(一)是學校培養目標的需要

學校擔負著培養德、智、體、美、勞等全麵發展人才的重任。現在有種說法,中學生學習質量差是次品,身體素質差是廢品,德育品質差是危險品。而作為學校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體育教育,能夠很好地塑造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學校體育與德育、智育、美育等緊密結合,相互促進,相輔相成,它對促進學生全麵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2]。”因此,不管是學校領導者,還是從事體育教學的體育教師,都必須認真積極發揮體育的作用,必須加強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的培養。體育教師除了課堂積極認真培養學生的興趣和運動技術的灌輸,還必須組織課外體育活動。因為課外體育活動是學校體育課堂教學的補充、延伸和發展,能滿足學生對體育活動的需求,能發展學生的個性,提高鍛煉的積極性、自主性和創造性,能使學生在活動中將運動技術的粗略掌握上升為運動技能的形成。運動技能一旦形成,學生體育鍛煉習慣也將形成。“事實也證明,體育技能掌握好的人,體育興趣就越濃,顯示出更強烈的活動欲望,體育的習慣也易形成[3]。”一旦達到這種狀態,再加上學生科,下至學生會,在老師的配合下,積極開展一些有益於學生的集體道德觀、拚搏競爭和積極向上的體育競賽。這樣學校教育的目標就會很好地實現,不會出現廢品和危險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