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老年人體育生活化趨勢的調查研究
大眾體育
作者:陳軍
中圖分類號:G806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5)03-000-01
摘 要 隨著我國體育事業的不斷發展,群眾體育邁入一個新的趨勢,老年體育成為我們必須關注的一個熱點。老年人體育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來研究今後老年人體育的發展前景。
關鍵詞 老年體育 現狀 健康 趨勢
一、老年體育的現狀
(一)老年體育普及化。從“對健康的認識”調查(表1)[1]來看,大多數老年人認為一個人的健康與合理飲食搭配、健身體育鍛煉、醫藥保健品、合理休息和心理健康保健等有關。他們充分的認識到“健康是第一財富”。“據調查我國老年人口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很高,其中36~65歲體育參與這占該年齡段人口的41.15%,66~75歲為38.46%,76歲以上為30.70%,達到了較高的參與水平,超過了26~55歲各年齡段[2]”,因此我國的老年體育逐漸開始普及化。
(二)老年體育多樣化。老年人的體育活動有:步行、體操、自我按摩、慢跑、太極拳、氣功理療、武術、門球。
(三)老年體育的地域差異。“不同地區現代化水平的差異性,決定社區體育發展水平的不均衡性。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差異很大,2002年中國現代化報告課題組研究結果表明:我國34個地區的經濟發展很不平衡,一個地區的現代化程度不同,其社會發展目標也不同。所以,不同的社會目標決定了社會發展的價值取向,從而影響城市社區體育的發展水平[3]”。聊城市個人體育消費水平的調查中顯示,“有80.8%的老年鍛煉者人均年體育消費是在20—200元之間,隻有10.1%的被調查者選擇了人均年體育消費200元以上[4]”。“在日本和美國,到2025年,65歲以上的人口有近六分之五至少擁有高中文憑。中國老年人的受教育水平比較落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老年人的生活品位,消費欲望隨之降低[5]”。
(四)老年體育鍛煉缺乏科學指導。老年人由於特殊的生理、心理特點,在選擇具體的體育鍛煉手段時,要根據個人的健康狀況、興趣、習慣、運動基礎、生活環境與條件等因素確定。
二、老年體育鍛煉存在的問題
(一)老年體育鍛煉轉變角色的不適應。“老年人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離開工作單位回到社區和家庭後,往往會產生孤獨感和失落感,同時也增加心理上的不安[6]”。
(二)有關領導部門的支持。由於我國地域的差異性以及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導致了不同地區的領導部門對老年體育的支持力度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