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試論高校乒乓球體育課的發展探討(1 / 2)

試論高校乒乓球體育課的發展探討

大眾體育

作者:董官清 鞠成軍 王堯

中圖分類號:G846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5)03-000-01

摘 要 文章從優化教學內容,改革乒乓球運動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乒乓球的積極性,從而有效促進大學生學習乒乓球課的積極性為出發點,最終以達到提高乒乓球運動技術水平和全麵提升身體素質為主要目標。

關鍵詞 高校 乒乓球 體育課

一、前言

乒乓球體育教學是普通高校體育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大學乒乓球課教學在普通高校的普及和熱愛,學校體育的快樂、健康、終身體育意識的不斷加強,大學畢業學生掌握一門體育運動項目作為終身體育鍛煉的目標越來越形成一項製度。但是高校相應的體育教學出現了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從教學內容改革的背景下,有效促進大學生學習乒乓球課的積極性,最終為實現黨的十六大和十七大提出的“建設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到2020年“現代國民教育體係更加完善,終身教育體係基本形成”的目標進行探討。

二、高校乒乓球課的教學存在問題

通過訪談和問卷調查,北京市高校都很重視對體育教師學期課時量完成情況的考核,但對於教學內容與方法以及理論教學等體育課程的內涵建設還不夠重視,多數高校的體育教學存在“重量輕質”的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一)乒乓球選課存在問題:雖然大多數高校都實施了選項課教學,並根據自身條件和學生興趣開設了8-10個運動項目,但即使是在形式上建立了俱樂部,實際操作上卻並未實現真正的俱樂部教學模式。

(二)乒乓球課場地的局限性:筆者對北京市這6所高校調查結果得出:因受場地限製,大多數乒乓球項目均設人數限製,甚至有個別學校統一為學生選定運動項目,在這種教學組織形式下,大多數高校仍然采用行政分班的方式上體育課,尚未打破原有的係別、班級建製。

(三)乒乓球教學文件及內容存在不合理:在問卷調查中發現,大多數高校中沒有完整的乒乓球教學大綱和教案,也無固定的體育教材,隻有兩所高校選擇了1-2本教材作為體育課教學的參考資料,這些高校在授課內容的選擇上隨意性比較強。

(四)體育理論教學發展滯後:在調查訪談中得知,有些高校隻是每學期象征性地安排2學時的理論課教學,有些高校甚至不安排專門的理論課教學,教師也不能有意識地將體育理論知識適當地穿插到平時的教學之中。

三、改進乒乓球課的一些措施

(一)優化乒乓球課教學內容:乒乓球的教學內容的選擇就要有一定的針對性和實用性為出發點,開發一些趣味性和遊戲性的活動環節,讓學生在興趣中逐步滲透到遊戲中來提高乒乓球技術,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上的呆板傳授的束縛,最終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乒乓球教師應該多向學生傳授一些乒乓球的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