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簡析高校開設跆拳道課的實踐與思考(1 / 2)

簡析高校開設跆拳道課的實踐與思考

體育教育

作者:梁劍樵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5)03-000-01

摘 要 近年來,跆拳道這一體育項目發展非常的快,而且其影響力也在不斷的擴大,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喜愛跆拳道,尤其是廣大青年群體。實踐中可以看到,除專門的體校或者跆拳道館開設了跆拳道課程和訓練計劃,普通高校涉獵甚少。本文將對高校開設跆拳道課程的可行性進行分析,並在此基礎上談一下自己的觀點和認識,以供參考。

關鍵詞 高校 跆拳道課堂 設置 研究

一、高校設置跆拳道課程的可行性研究

第一,跆拳道內容豐富,而且具有較強的可選擇。對於跆拳道課程而言,其不僅包括技術與應用、競賽規則以及裁判法和競賽組織等理論知識,而且還包括基本姿勢、步法、腿法以及拳法和實戰比賽等競技內容,其內容形式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因此跆拳道也成為專項體育運動,並且使得教學更具專業性、連續性和係統性。現代高校可根據實際情況,從師資、教學設施條件等方麵,進行全麵的考慮,靈活設置課程,學生的選擇性會更大。

第二,相對安全、實用。較之於傳統的散打、拳擊等危險係數相對較高的體育運動項目,跆拳道更加注重踢腿藝術。由於這一體育運動項目規則之限製,加之全身道具以及服裝提供保護,使其安全性更高,因此比較適合於現代高校體育教學。從實用方麵來看,跆拳道是警察、保安甚至特種部隊人員的重要訓練項目,在全麵培養高校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時代背景下,將跆拳道這項體育項目引入到高校,具有其可行性。

第三,從跆拳道自身而言,其技術魅力非常的強,潛在的學習人群非常的多。對於跆拳道運動而言,其包括道館式跆、競技式兩種,要求專業性的同時也兼顧著大眾化及其可能性。跆拳道這項運動,緊張、激烈,尤其是踢、旋以及擺和劈等踢法,變化多樣,進攻手段不拘一格,經常會有騰空的動作。在雙方較量過程中,通常會富於戲劇性,而且具有較強的觀賞性。跆拳道這項體育活動,對於高校大學生而言,不僅是大學生人格培養的有效手段,而且在塑造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方麵,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帶來的都是正能量。國際跆拳道聯盟主席崔泓熙曾言,跆拳道的核心精神是禮、儀、廉、恥,講究的是忍耐與克己,培養學員百折不屈的精神。在跆拳道學習過程中,不僅學的是其基本的技術動作,更重要的是這項體育運動的道德修養,強調的是忍耐、謙虛,而這些品格是當代青年人所缺乏的,對高等教育而言尤為重要。

二、高校開設跆拳道課的幾點認識

(一)掌握第一手資料,注重因材施教

在高校開設跆拳道課程過程中,應當不斷完善高校的人才預測係統,多種渠道掌握第一手職業信息資料,對社會發展、需求進行深入的動態化掌握。在教學過程中,應當以學生為主體,全麵了解學生的身體素質、個體差異,針對性地設置專業學習內容,從而使跆拳道課程教學更有針對性。同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一定要結合科學的職業觀、思想品德教育,注重因材施教,才能取得預期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