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職體育教學的發展方向與思路探究(1 / 2)

高職體育教學的發展方向與思路探究

體育教育

作者:陳靜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5)03-000-01

摘 要 高職體育是高職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對學生身體素質的發展、生理機能的改善、心理素質的提高以及學生終身體育觀念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於我國高職教育起步較晚,體育課程的建設和專業建設還處於探索階段,還沒有完全形成自身的體育教學體係。本論文結合現階段高職體育教學的現狀,了解高職體育教學存在的不足,結合高職體育教學的實際需要,對高職體育的發展方向進行探討,並提出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 高職體育教學 發展方向 思路

我國的高職教育起步於上世紀90年代,近年來,隨著高職教育的蓬勃發展,在校生人數越來越多,在校人數已經超過本科院校,在我國的高等教育體係中成為一種不容忽視的力量。但是,隨著高職教育的發展,高職教育顯現出的問題也越來越突出,特別是學生的素質教育問題更加突出。由於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是使學生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素質、具有熟練的職業技能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具有紮實和係統的程序性知識,教育的這一特殊性,決定了學生實習的環節較多,占用學生實際學習時間的比例較大。

一、高職學生課程安排的特點

根據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高職學生基本上要安排三分之一的實習課程。其中大一、大二期間是每學期抽出4-6周不等的時間在校內實習場所進行基礎實習,大三第一學期後半段開始至學生畢業期間安排到社會進行頂崗實習,實習期間包括體育課程在內的基礎課和專業課都停止進行。有個別專業實習的時間可能更多,一些訂單班基本上是一學期校內基本課程學習,一學期到訂單單位進行實習。因此,高職學生課程安排的實際情況給體育教學帶來了很多難題,大一雖是按照專業原有班級上課,但實習期間會打亂體育課程進行的節奏;大二年級是按照選修的項目多專業、多班級學生組合班級上課,由於實習安排的時間不同,致使同一個專選班的學生上課時間不能同步,一項運動技術在一個專選班要重複幾次,造成有的學生一項技術重複學習幾遍,有的學生才剛剛接觸,分組練習又難以兼顧到每一組的學生,給教師授課和學生學習都帶來很大影響,學習效果也難以保證,致使一些學生產生厭學情緒。

二、高職體育教學的現狀分析

(一)教學模式基本引用本科院校的教學模式

高職院校與本科院校雖然都是屬高等學校的辦學層次,但辦學理念和辦學方向卻有較大的區別。本科院校主要致力於研究型人才的培養,而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主要傾向於實用型一線技術人才。基於二者的培養目標不同,辦學模式也應有較大區別。但是,通過走訪調查發現,現階段大多數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模式與本科院校基本相同。很多高職院校辦校以來一直沿襲本科學校的體育課程教學模式,並沒有脫離本科院校體育教學的模式框架的束縛,其主導思想基本還是定格在培養學生運動技能方麵,並沒有突出高職學生由於將來職業的特殊性。雖然有些高職院校根據自身發展需要製訂了一些體育教學改革措施,但是,其原型還是本科院校的體育教學模式,體育教學培養目標還是定位於培養運動技能和體育理論知識,且經濟體育的內涵較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