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武漢城市職業學院排球課教學采用合作型學習模式的實驗研究(1 / 2)

武漢城市職業學院排球課教學采用合作型學習模式的實驗研究

體育教育

作者:修偉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5)03-000-02

摘 要 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的加快,職業教育的規模迅速擴大,如今占據了半壁江山的高等職業教育已成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結合我校公共體育課教學的開展情況,提出在排球教學中采用“合作型學習模式”,並對教學效果進行了研究。通過實驗對比分析發現,多項指標呈現顯著的差異或者非常顯著的差異,結果表明,在排球教學中采用“合作型學習模式”具有其明顯的優勢,不僅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團隊合作精神和頑強的意誌品質,增強適應社會的能力。

關鍵詞 排球教學 合作型學習模式 實驗研究

一、緒論

為了更好的把體育知識融合在健身、娛樂中,既讓學生學習了體育的基本理論,同時也實現了健身和增強競爭力的功能,既能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培養團結協作的精神,還能提高他們適應社會的能力,是現在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發展趨勢。

(一)我校公共體育課教學現狀及問題

排球運動深受廣大學生的喜愛,是我校體育教學的主要內容之一,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排球課教學始終以技能發展為導向,延續傳統的教學模式,隻注重課程結構、內容、方法、考核和考評的標準化。但是在當前的環境下,麵對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新的目標和要求,這種教學模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麵性。

(二)關於“合作型學習模式”

“合作”就是人與人、群體與群體之間為達到共同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種聯合行動、方式。“合作型學習是合作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是合作認知、合作情感、合作技能與合作行為在教學過程中的具體體現與運用[1]”。“合作型學習模式”的教育功能至少涵蓋以下幾個方麵的內容:1.培養合作精神。2.培養交往能力。3.培養創新精神。4.培養競爭意識。5.培養平等意識。6.培養承受能力。7.激勵主動學習。

(三)體育課教學應以“合作型學習模式”為主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應該因地製宜,根據教學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最終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新的教學改革目標強調以人為本的核心思想,那麼就是要發展全麵的人,不僅僅在體能上,還要在品格上都要發展,合作學習,強調的是交往,是交流,是互動,在學習中學會交流和合作,讓學生意識到不要單打獨鬥,團結才是力量。所以,在排球課上采用合作學習,則很好的在兩者之間找到了契合點,排球運動強調的是團結協作,和合作學習也是強調小群體的彼此幫助。

二、研究對象與實驗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武漢城市職業學院排球俱樂部2013級四個男生班,兩個實驗班,兩個對照班,每班30人,共計120人,這些學生都沒有排球基礎。實驗時間從2014年2月至2014年6月。

(二)實驗方法

1.實驗對象

為了達到本研究最終的目的,本文挑選了我校2013級120名排球俱樂部沒有排球基礎的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實驗前,在同一條件下,采用一定手段,隨機挑選兩個班做對比,每班30人,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另外兩個實驗班,每班30人,采用合作型學習模式進行教學。

2.實驗前工作內容

為了保證實驗結果的客觀有效,避免出現數據偏差,實驗前對參與實驗研究的120名學生進行體質測試,體質測試的內容為:50米、1000米、引體向上、立定跳遠、實心球,對測試數據進行統計比較和分析,作為教學實驗基礎數據和對學生分組的依據。

把實驗班的學生進行再分組,按照測試成績,本著異質分組的原則按照每6人一個小組進行分配,作為合作學習小組的基本單位。

3.實驗後工作內容

對兩班學生進行身體素質和排球專項技術考核,做好數據收集統計工作。

4.實驗控製

為了保證實驗最終結果的客觀和公正,我在教學的時候,嚴格采用一樣的高職教材,相同的教學進度,同樣的付出,同等對待兩組學生,盡量減少人為因素對實驗過程造成的影響。兩班學生的考評工作則由其他兩位老師來完成,學生成績取兩位老師給出的平均成績。

三、結果與分析

(一)“合作型學習模式”用於排球教學的可行性分析

研究結果表明:“合作型學習模式”對學生具有非常重要的鍛煉價值,不但可以培養學生交流溝通的能力,提高學習興趣,也能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對社會的適應能力,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各項運動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