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教學中心率對運動負荷的監控應用之研究
運動科學
作者:倪道明
中圖分類號:G804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5)03-000-01
摘 要 心率作為反應人機體狀況的指標之一,對體育教學安排適宜的運動負荷具有重要的作用。心率指標的測定,是體育教學中評定學生機能狀況和運動負荷的重要的手段之一。本文通過心率對運動負荷的監控應用的研究,由此來提高體育教學質量與效率,為體育教學相關工作者提供理論與實踐依據。
關鍵詞 體育教學 心率 運動負荷
隨著體育課程與教學改革的全麵開展及不斷深入,依據《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成長。但是教師在體育教學實踐中遇到了新的難題,運動負荷的評定問題。運動負荷不宜過大也不宜過小,那麼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如何把控適宜的運動負荷,已成為了當前體育教學工作者麵臨的新的挑戰。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心率能較靈敏的反應出體育課堂中運動負荷的大小,為體育教學工作者提供理論與實踐的依據。總之,心率對監控體育教學中運動負荷具有深遠的意義。
一、當前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體育教學課程中,評定一堂體育課質量的高低,適宜的運動負荷是體育教學課程的重要保障。然而在當前體育教學中存在了一些問題,運動量與運動強度過大或過小,如果體育課程運動量與運動強度過大,會導致學生的機體疲勞、運動損傷,從而產生厭倦、抵觸體育教學課程,不能夠使學生積極、快樂的從事體育鍛煉與學習。如果體育課程運動量與運動強度過小,則會達不到體育課鍛煉活動的效果,從而導致學生產生輕視體育的心理。在體育教學實踐過程中,體育教學工作者如何把握適宜的運動量與運動強度,是當前體育教學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那麼通過心率對運動負荷監控的應用,為體育教學工作者把控適宜的運動負荷提供理論與實踐的參考依據,促進體育教學課程的科學與合理化。
二、心率與運動負荷的關係
隨著運動負荷的遞增,心率也因此呈遞增現象。表明心率與運動負荷是相互聯係,相互影響的,運動強度和心率之間也存在著線性關係。
不同的年齡階段,心率也會有所不同。美國軍醫庫珀認為,使人體處於最大心搏量的運動量,是對身體影響最好的適宜運動量。
適宜心率=(最大心率-安靜心率)×70%+安靜心率;
如最大心率=200次/分,安靜心率=60次/分,則適宜心率=(200-60)×70%+60=98+60=158次/分。
西德提出一種簡易的計算方法是:180次/分-年齡=適宜心率。例如一個50歲的人,鍛煉時心率需達到180-50=130次/分為適宜心率。
三、心率對運動負荷監控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