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學生形體認知偏差與運動動機的關係研究
運動科學
作者:何國華
中圖分類號:G804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5)03-000-01
摘 要 本文對初中生形體認知偏差及原因進行了簡要的介紹,並說明初中生運動動機的來源和表現形式,對二者之間的關係進行了分析,最後對初中體育教學提出了建議。希望本文能夠為初中體育教師了解學生的運動需要以及提高體育教學質量提供幫助。
關鍵詞 初中體育 形體認知偏差 運動動機
形體是指與身體本身特征相關的形態,如三圍、身高、體重等;形體認知即體形評估的準確度,指個體對自我身體的大小、形態及體重的判斷的準確性,是身體形態在大腦中的反映。初中生的形體認知對他們身體素質發展的影響很大,了解學生的形體認知,是初中體育教師進行體育教學,尋找教學突破點的關鍵。
一、初中學生形體認知偏差
初中生根據外在的社會觀念,對自己的身體大小、形態及體重感知判斷與自己的實際身體情況不符時,兩者之間就存在差距,這個差距就稱為形體認知偏差。形體認知偏差來源於初中生對自己身體狀況的評估,影響評估的因素就是造成形體認知偏差的主要原因,總結起來有以下三點:第一,受傳媒影響的身體自我意識,初中生通過平麵或媒體接收到的對身體形態的評價觀點;第二,來自於生活環境的影響,例如家長、老師和同學的評價;第三,來源於榜樣的身體發展希望,例如,很多男生羨慕籃球運動員,那麼就會以籃球運動員的身體素質作為身體發展希望,進而去評價自己的身體素質。
二、初中生的運動動機
動機是促使人們進行某項活動的心理動力,初中生的運動動機來源為以下幾個方麵:首先,學校體育課要求學生在某些運動項目上達標,學生為了滿足升學要求而進行運動,是動機的來源之一;其次,很多學生受身體素質影響,有的有運動天賦,想憑借運動升學的,還有身體病弱,想通過運動增強體質的,這也會成為運動的動機;另外,學生在運動中獲得的情緒反饋,也會成為運動動機,例如在體育比賽中取得成績而被同學羨慕,或者跑的太慢被嘲笑等,都會影響到他們的運動動機。運動動機有強弱之分,也有正麵和負麵之分。在運動動機較強的情況下,學生通常會表現出對體育課感興趣,喜歡體育課;而較弱的運動動機則會使學生在體育課上表現的並不積極;負麵的運動動機會使學生厭惡體育課,甚至回避運動,這也是初中生運動動機的表現形式。
三、形體認知偏差與運動動機之間的關係
(一)形體認知偏差影響運動動機的產生和發展
在形體偏差的影響因素當中,有些是與運動動機的產生和發展直接相關的,也就是說,一旦學生產生了形體偏差,他們的運動動機就會受到影響。很多初中女同學已經進入身體發育期,她們對身體自我的審美與媒體傳播的女性身體美的觀點越來越接近,很多女同學已經注意到必須通過運動來保持身體苗條,因此,她們的運動動機會提高,並且得以長久地保持下來。這個現象也存在於男同學中間,對球星的崇拜會使他們對自己的身體發展極為“不滿”,一旦這種不滿的情緒轉化成為“想要改變”的意識,就會很容易形成運動動機。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男同學很容易分成兩類,一類是喜歡籃球的,另一類是喜歡足球的,詢問他們如此熱愛球類運動的原因,他們都會對自己喜愛的球隊和球員大談特談,甚至有人能夠對某一位球員的成長經曆進行細致的闡述,說出球員的身體參數,並表示那是他們的目標。由此可見,初中生的形體認知偏差很容易影響到他們的運動動機產生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