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舉重運動與輔助練習的肌電分析
運動科學
作者:郝傑鵬
中圖分類號:G804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5)03-000-01
摘 要 近幾年來,國內舉重運動技術水平迅速提高,與世界水平的差距不斷縮小,尤其是大級別的舉重近幾年來也有了長足的進步。從客觀的角度來分析,現階段的舉重運動並非用蠻力來舉重,而是根據人身體的肌肉分布和相應的肌電變化,再結合一些策略,幫助選手來獲得更高的成績以及更加安全的舉重方式。從現有的工作來看,舉重運動與輔助練習的肌電分析,是目前訓練運動員的主要方式之一,並且方式方法比較科學,既避免了對運動員的身體傷害,同時能夠最大限度的發揮運動員的潛力,使其擁有更高的成績。
關鍵詞 舉重 輔助練習 肌電分析
到目前為止,我國的舉重運動雖然在成績上不斷的提升,但是,多數運動員都是在接受高強度的訓練,每一次的冠軍都是背後艱辛的訓練。為此,在今後的訓練和輔助練習中,應運用科學的方法進行指導訓練,控製不合理的訓練因素,從根本上提高訓練工作的質量。肌電分析主要是對運動員的肌肉訓練進行分析,運用先進的儀器和設備,了解運動員在舉重過程中,身體的肌肉變化和力量分配,以此來製定更加先進的訓練方法,通過合理的運用自身力量,實現舉重成績的提升。在此,本文主要對舉重運動和輔助練習的肌電情況展開分析。
一、抓舉與挺舉
為了更好的研究在舉重過程和輔助練習過程中,運動員的肌電變化,可從抓舉與挺舉方麵著手。經過肌電分析,發現運動員的骶棘肌和股二頭肌的肌電變化有著明顯的不同,因此抓舉和挺舉的互相推測具有較大的局限性,這主要是由於以下幾項原因所造成的。第一,抓舉和挺舉的動作結構不同,表麵上兩項動作都是屬於運動員的大肌肉群和多關節的協調性用力,但在實際的動作中,抓舉和挺舉的肌肉參與、用力強度都存在比較大的變化。第二,抓舉和挺舉之間存在一定的數理關係,這中關係主要是由競賽特點以及日常訓練所造成的,是一種不可避免的情況,因為在實際的訓練當中,不可能僅僅對運動員訓練其中的一項,這對運動員並不利。第三,抓舉和挺舉動作,與運動員的身體結構以及臨場發揮具有一定的關係,這屬於主觀性的因素,但卻會對舉重產生較大的影響,因此不能忽略。
二、高抓與抓舉
在舉重運動中,高抓屬於一種半技術性的動作,其對抓舉具有很大的影響。一般而言,高抓的成績提高時,運動員的抓舉成績也會相應的提高。從肌電分析的結果來看,高抓與抓舉的關係非常密切。第一,高抓與抓舉的關係達到顯著性水平的時候,運動員的上肢肌電水平變化情況會保持一種高度一致的狀態,此時所有的力量會得到集中的運用。因此,在今後的輔助訓練當中,可以適當的加強運動員的高抓訓練。第二,經過肌電測試,高抓訓練能夠促進運動員不斷的協調自身的肌肉用力,不僅僅會提高運動員的力量,對速度的提升也具有較大的積極意義,日後可深入開展高抓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