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學遊泳教學中消除學生恐懼心理的策略探討(1 / 2)

大學遊泳教學中消除學生恐懼心理的策略探討

運動科學

作者:敖洪

中圖分類號:G804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5)03-000-01

摘 要 恐懼是人體的一種正常的生理反應,這一生理反應在大學遊泳教學中頗為常見。在大學開設遊泳課程,有助於提升學生的健康狀況,培養學生的意誌力,因此大學中的遊泳課程受到了很多學生的青睞。但是,就目前的大學遊泳教學實踐來看,學生的心理障礙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就大學遊泳教學中學生恐懼心理產生的原因及解決方法做出了詳細探討。

關鍵詞 大學遊泳教學 恐懼心理 解決方法

遊泳作為一項比較熱門的運動項目,不僅具有強身健體的功效,而且在減肥、塑形方麵也發揮著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遊泳還是一項必備的求生技能。基於以上原因,遊泳越來越多的受到人們的青睞,很多高校也開始設置遊泳課程以滿足學生的需求。但是,由於遊泳這項運動本身的特殊性,在實際的教學中產生了很多問題,其中最主要的便是學生的恐懼心理。這種消極心理的存在,嚴重影響到教師的教學質量以及學生對遊泳這一技能的掌握情況。因此,必須找出問題產生的根源,並有效解決,隻有這樣才能保證教學質量、提升學習技能,實現學校開展這一課程的最初目標。

一、導致學生恐懼心理產生的因素

(一)恐懼心理產生的客觀因素

客觀因素即外部因素。導致大學遊泳教學中學生恐懼心理產生的客觀因素多種多樣,主要為以下幾種:

1.學校教學設備不健全。雖然遊泳課程已成為很多高校體育學院學生的必修課程,但是由於種種原因,這一課程並未受到學校相關領導的重視,從而使得這一課程在設備的建設、引進方麵處於被動局麵。很多開設遊泳課程的高校,都存在教學設備不完善,保護措施不力等問題。這就造成學生在學習遊泳課程之前產生了對這一課程的恐懼心理,並將這一心理帶入實際學習中,嚴重影響教學質量與學生遊泳技能的提高。

2.教師教學過程不規範。嚴格來說,教師教學前都應製定相應的教學目標與教學大綱。但在很多高校的遊泳課程教學中,教師並未對自己的教學做出具體規範,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切實考慮學生個體因素,而將其一概而論,一味參照以往的教學經驗授課;有些教師甚至不顧實際教學進展,急於求成,這對於學生的恐懼心理不僅無力緩解,反而會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其消極情緒。

3.外部消極觀念的影響。在中國傳統教育中,“水”的危險係數是極高的。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不斷聽到家長、老師們要遠離水的叮囑。而且在電視、報紙等傳播媒介中,不時有關於溺亡的報道。這在無形中加劇了學生學習遊泳的恐懼心理。

(二)恐懼心理產生的主觀因素

在一種心理反應產生的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應當是個體的主觀因素。對於遊泳課程的恐懼,也大多源於學生個體的內部心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