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運動技能的遷移在健美操教學中的應用(1 / 2)

運動技能的遷移在健美操教學中的應用

探索與爭鳴

作者:汪俊偉

中圖分類號:G83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5)03-000-01

摘 要 在體育體係中,運動技能學作為一門新型學科,在體育運動教學中被廣泛運用。針對健美操教學,學生掌握怎樣運用運動技能,方可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健美操具有熱情奔放和節奏明快特點,深受諸多愛好者喜歡。怎樣使練習者掌握該項技能,是運動技能,是健美操教學的重要研究課題。本文主要分析運動技能遷移在健美操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 運動技能 遷移 健美操 教學

健美操屬於一項動作性、技能型的體育項目,要求練習者尊重動作學習規律,掌握健美操運動技能。21世紀是一個知識經濟時代,同時也需要學生擁有健康體魄,而體育教育具有獨特社會環境、獨特功能。對於健美操教學,必須加強創新,樹立創新教育理念,培養學生現代體育知識,使學生具有健美體魄的同時,又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高尚品德,進而培養出與社會發展需求相符合的社會人才。筆者立足運動技能學角度,分析運動技能遷移在健美操教學中的應用。

一、運動技能概述

在理論體係中,運動技能學習是對人類學知識的研究,獲取原學知識、知識技能前提下,經過技能學習,將這些機製有機結合,形成一種互相影響模式。運動技能學屬於一門新型學科,研究時間尚短,研究方法較為困難,該學科是一門正在成熟的學科。因此,若想該學科形成一門新興學科,必須展開深入研究,方可更好掌握該學科。

自1950年開始,施密特等學者深入了研究該學科,催生了運動學科技能。伴隨時間不斷推移,研究者提出了閉環控製係統。隨著“運動學”的不斷研究,運動技能學進入了巔峰階段。並經過幾十年發展,該技能擴散至其它領域,並得以廣泛運用。該技能學習主要包含三個大類:其一,按照動作任務、組織方式分類。其二,按照認知方式分列。其三,按照可預見性分類。通過這些分類方式研究,人們不斷實踐學習,不間斷歸類總結。同時,隨著運動環境逐漸變化,教學措施、教學方式出現改變,方可符合教學需求,提升健美操的訓練水平。所以,進入到學習階段時,需確保健美操動作的練習特征,按照練習技能進行練習,確保練習質量。

二、運動技能遷移在健美操教學中的運用

首先,動作學習的階段模式。在動作技能學習過程中,掌握了技能性動作之後,學習者會開始規範學習,促使動作學習更為順暢。在動作學習時,主要由形式化的外形表現,確保動作學習更為容易。在進入到動作學習的最新階段,需掌握認知、連接和自動學習三個階段。認知動作過程呈循序漸進特點,由一個階段性向另一個階段逐漸轉變。待運動員的自動階段結束之後,可自由考慮其它動作學習。當進入到動作學習階段,需考慮技能是否達標,通過實際練習即可表現。自動化階段屬於一個初步認識階段,呈不固定特點,需有目的性進行練習。待進入至第二分階段,不管該階段是閉合或開放,均需按照實際動作展開,進而完成基本動作。

其次,在健美操學習中,階段模式理論的運用。按照相關研究發現,三階段模式可完善健美操學習,以便於健美操的自動開展。待進入到學習階段,技能學習可包含自動、聯結和認知三個階段,且具有循序漸進特點,方可提升健美操的練習質量。處於每個認知階段,均在尋找獨特特點。所以,必須深入研究每一個階段。待進入至認知階段,應選擇正確方法進行健美操練習,促使學習者可迅速掌握動作,進而了解動作規範性。按照正確規範,進行動作練習活動。針對初學者而言,很容易掌握該知識,初學者觀看演示動作後,即可按照運動軌跡練習。在初學者大腦中,會產生運動表象,確保規範化、精準性掌握動作細節。待進入至第二階段,即聯結階段,該階段是學習者的重點學習環節。學習者需把握正確學習方向,教師必須嚴格規範動作。保證動作鞏固前提下,不斷提升動作質量。同時,需明確動作與動作的聯係,進而明確動作規範性。完成兩個階段動作學習後,需經曆較長時間練習,方可保證動作學習記憶,確保動作學習質量。還需掌握動作學習,方可延續動作記憶。按照以往經驗,在第一階段學習過程中,需合理掌握群組連續方式,開展單個動作練習,與隨意練習相結合,方可獲得較好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