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爾文絕望地發出了給教授的回信,便騎上馬,背上獵槍,向舅舅家奔去。在舅舅家裏,達爾文是個受歡迎的寵兒,大家都懷著真摯的熱情愛他。當他悶悶不樂地出現在梅爾莊園,表姐愛瑪說:“查理,你有什麼事情這麼不開心,說出來大家聽聽啊?”達爾文懷著沮喪的心情把事情的經過向舅舅一家述說了一遍。沒想到全家人都為這件事而歡呼起來。舅舅說:“查理,能接受這一邀請,是一種極大的榮幸,這也是我們全家人的榮幸,不要錯過這個機會。”愛瑪也說:“父親,快去說服姑父,讓查理去參加這次偉大而光榮的遠征,天哪!這是一件多麼讓人興奮的事啊!”全家人也都一致認為達爾文應該去參加這次旅行。
韋季武德舅舅從小就十分疼愛這個母親早亡的孩子,也是家中唯一賞識達爾文才能的長輩,雖然他平時不言不語,卻能慧眼識珠,看出達爾文身上不同尋常的地方。聽了大家的建議,他也激動地站了起來,在房間裏來回走了幾趟,然後,他拍著達爾文肩膀說:“查理,明天我就去見你的父親。”
這一個夜晚,對達爾文來講是個難眠之夜。梅爾莊園前麵有一個美麗的湖泊,湖邊樹木繁茂,水鳥翱翔,在月光下顯得異常寧靜而美麗。全家人坐在湖邊,可達爾文卻無心觀賞眼前的景色,他心中不斷地想:明天,舅舅能說服父親嗎?如果能讓我去,那該多好啊!
第二天早晨,達爾文迷迷糊糊地從床上爬了起來,一會兒覺得父親會讓舅舅說服,一會兒又覺得希望渺茫,索性背上槍去森林裏打獵去了。
當天下午,在達爾文醫生的客廳裏,舅舅和父親就環球旅行一事,進行了長時間的認真討論。
“親愛的羅伯特,你為什麼不讓查理參加環球旅行呢?”
老達爾文列舉了一大通理由,主要是:旅行與查理將來做牧師的誌向是不相容的,並且環球旅行會促成繼不做醫生後,查理的第二次改變誌向,此後,查理將永遠〒會再過安定的生活了,並且,從事情本身來講,這也是一件毫無益處的事,是一件很荒唐的事,況且,對航海生活,查理不一定能適應。
韋季武德舅舅沉思片刻後說到:“我不認為這次旅行在某種程度上對於他作為一名牧師是不合適的,相反,我認為這對他來講是一個光榮的邀請,同時,研究自然科學,研究博物學,當然,不是職業性的,對於一個牧師來說也是非常適合的。如果我看到了查理正在全神貫注於他所熱愛的事業,那我也許不會勸他離開這個事業,就我現在看到情況而言,他的誌向和他在環球航行中所追求的誌向是完全一致的。我們都了解查理的性格,難道一個海員就不會安排好他的家,過一種平靜的生活了嗎?何況他隻要兩三年就會回來的。如果單從職業上來考慮的話,這或許對查理益處不大,但是你如果把他看作一個具有廣泛好奇心的人,那麼這次航行就為他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會,使他能觀察人和物,這對一個牧師來講也不是多餘的事情。至於其它,我相信海軍都會安排好一切,查理自己也會處理好自己的生活的……”
舅舅把老達爾文提出的反對理由逐一分析、反駁。老達爾文一直想讓兒子做一名醫生或牧師,去拯救人的肉體或拯救人的靈魂,沒有注意到查理的真正誌向和才能,而舅舅卻清楚地看到他在自然史研究方麵的興趣,並且由衷地喜愛和讚成他,最後舅舅說:“當然,這一切隻是我這個做舅舅的一個人的意見,或許考慮得不夠充分,至於最後怎麼做,還是要由你和查理自己來決定。”
韋季武德舅舅一向是個誠實而持重的人,平曰也深得達爾文醫生的敬重,平時他沉默少言,今天破天荒地講了這麼一大通話,不得不使老達爾文認真考慮他的話。他沉思片刻,站起身來說:“我曾對查理說過,如果有一個頭腦清醒的明智之士也主張他去,我也會同意他去的。親愛的,你是個有見識的人,我相信你的見解,你說服了我,我同意讓查理去參加環球航行!”
這樣,查理·達爾文終於如願以償,得以參加這次環球航行。這次航行成為達爾文一生中的轉折點,也是人類文明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這次航行誕生的博物學家達爾文以及進化論學說,改變了人類曆史的進程。至此,達爾文邁入了他人生中的另一個階段,在他的青少年時代充滿了瑰麗的色彩和探索的執著。當然,若是沒有亨斯羅教授,沒有慧眼識珠的韋季武德舅舅,達爾文或許會走上一條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他也許會成為一個醫術不錯的醫生,也許會成為一名品學兼優的大主教,那樣,那個在科學史上隻有哥白尼、牛頓、愛因斯坦才可與之相媲美的偉大學者達爾文,就不會再出現了。在一個人成長的道路上,悉心發現和培養他的人固然是必不可少的,可是關鍵還在於他自己對事業的執著。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從事的事業應當從自己的興趣出發,而不要過多地受其它外界因素的幹擾,若不是達爾文堅持他對自然科學的熱情,而是屈從於父親的意誌。那麼,即便他是一個天生的博物學家,也不會發出他的光彩的。從中,或許能帶給我們有益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