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用肩和頭夾話筒的人
習慣把聽筒夾在頭和肩之間的人,倒不是因為工作繁忙而不能讓手來握住話筒,或是有其他的事情需要用手處理,而是這本身就是他們的習慣。他們或許空著雙手什麼也沒幹,隻把手交叉著放到自己的肚子上。這種態度很可能給人一種自負的感覺,但其實這是他們謹慎的天性在起作用,他們對任何事情都是先考慮周詳之後,才做出決定,因此犯錯誤的幾率十分小。
但在一些業務繁忙的部門,確實可以看到有些人喜歡將電話聽筒夾在頭和肩之間,一邊與人打電話交談,一邊騰出雙手幹其他的事。
其實長期用這種方式打電話對身體健康很不利。
前不久出版的法國神經醫學雜誌上刊出的一則病例,無疑為這些人敲響了警鍾。據報道,一位神經科醫生在連續一小時用上述姿勢打電話後,除左眼暫時失明外,還出現了耳鳴等不適,說話也變得困難了。詳細檢查表明,出現這樣的症狀,是由於向大腦供血的動脈出現裂口的緣故。據分析,當這位醫生將電話長時間夾在脖子和肩膀間時,下顎後側耳下附近薄而尖的骨頭直接觸及動脈,從而妨礙了血液向大腦的流動。
7.隨意握住電話的人
這種人沒有特殊的習慣,想怎麼握就怎麼握,怎麼方便和合適就怎麼來,一切動作均出於自然。但這並不說明他們是那種沒有性格或性格不明顯的人,他們往往有著充沛的自信心和較強的實踐能力,能夠對自己的生活控製自如,而且能屈能伸,在他們樹立了遠大的理想目標後,隻要自己努力,他們就有實現自己偉大夢想的可能。他們生性友善,能夠體諒他人,樂於助人,在別人困難的時候能及時伸出援助之手,所以這樣的人值得深交。
8.握住話筒的中間
一般人會握住話筒的中間部分,讓話筒與口、耳保持適當距離而交談。
不論男女,采用這種握法通常是處於較安定的心理狀態,性格較溫順,不會無理強求。擔任銀行職員或秘書等工作者常見這種握法。電話中談吐沉靜,屬於溫和的性格。
9.握話筒時伸直食指
這種握法通常表明此人自我意識強、自尊心強、愛憎分明。這種人往往不喜歡接受別人的命令,具有強烈的支配欲,喜歡指使別人,隨時渴望向嶄新的事物挑戰。
10.輕握話筒顯得有氣無力
多半是具有獨創性及唯美派的人。但是做事無法持久,是忽冷忽熱的類型,辦事效率低、精力一般不太旺盛。這種人在打電話時不會東聊西扯浪費時間。不過,他們打電話時往往是一個人不停地說,很少顧及對方的反應,常常為了宣泄而很少傾聽對方的談話。年長者因為身體方麵的原因,一般會有這種握話筒的習慣。雖然他們辦事效率較低,但一般經驗比較豐富,凡事考慮周到、耐心細致,如果讓他們完善某項計劃或做一些事情的籌劃工作,他們一定會很認真很仔細地把各項因素都考慮進去。
6.握手時感受他人的心意
握手成為當今社交中的“家常便飯”,相聚時握手,分別時也握手;老朋友握手,新相識也握手,誰還記得曾和多少人握過手呢?但是,有趣的是,當對方向你伸出手的時候,你卻能從那特有的姿勢中窺測他的心理奧秘。
研究人員發現,良好的初次印象確實與握手時的各種特點如力量、激情、持續時間、目光交彙和緊握程度等有實質性聯係。美國阿爾巴馬大學進行的這項研究對112名男性和女性大學生的握手方式進行了評估,在試驗開始前,研究人員首先用一個月的時間訓練了4名編碼員,讓他們能熟練地給不同的握手方式編碼。試驗中,學生們並不知道自己的握手方式正被人評估,他們隻與4位受試人員分別握2次手,然後再填寫4份人格問卷。
此項研究的負責人Willian·F·Chaplin博士說,一個人的握手方式是相對不變而且與他的人格有關的,那些握手有力的人比握手時輕描淡寫、畏畏縮縮的人要自如、開放,更少見神經質、敏感和害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