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設計競賽培訓模式研究
探索與觀察
作者:李誌宜 帥江華
【摘要】本文從參賽學生的選拔,培訓內容選擇,培訓方式包括設計方案討論、實際製作、報告交流等方麵闡述了如何進行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培訓的輔導。結合近幾年來輔導電子競賽的情況,談談輔導電子競賽的一些體會,探討如何有效提高大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
【關鍵詞】電子設計競賽;創新思維;動手能力
一、引言
自1994年開始舉辦的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已成為我國電子信息領域舉辦時間最長、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大學生學科競賽活動,已成為教育發展和教學改革的一種良好的輔助和促進手段,通過競賽培養了大批學生團隊合作精神和克服困難的創新精神[1]。這項競賽得到了絕大多數設有電子信息類專業學校的積極響應,通過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旨在為更多的學生營造參與科技和創新活動的環境,培養和提高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在近幾年來的電子設計競賽培訓過程中,在參賽學生選拔、培訓內容選擇、培訓方式及具體措施等方麵做了一些有益的嚐試,總結其中的體會與大家共享。
二、參賽學生的選拔
在參賽小組的選拔中,首先由學生自由組隊報名,要求組隊後的3個隊員各自具有較強的能力且隊員之間能配合默契,在單片機係統設計與應用,模擬和數字電路的應用,硬件焊接與調試,計算機編程以及撰寫設計報告論文等方麵要有所分工;然後組織報名參賽隊進行選拔考試,內容包括模擬電路、數字電路、單片機、傳感器等方麵的基本知識及應用,典型測量係統的設計方案,對電子競賽的了解,參加競賽的優勢自述等;最後指導老師根據各參賽隊成員選拔考試的結果、麵試表現以及綜合考慮各參賽隊在團隊合作、硬件製作、軟件編程、報告撰寫能力等方麵的實力,確定參加競賽的5個組和各組成員。
三、參賽學生的培訓
從曆年的競賽題目中確定各參賽小組的第一次訓練題目,盡量做到各參賽小組選擇不同的訓練題目,按照電子競賽的要求,規定在一個適當的時間內完成實物的製作、性能指標的測試、總結報告的撰寫。
在第一個實際係統設計後,協商電子設計競賽第二次訓練題目,要求盡可能多地涉及未曾接觸的知識點,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設計任務,然後各小組演示實物的功能,測試電子係統的各項指標,注重測試方法是否正確,測試性能指標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對於差異較大的需要認真分析其原因,找出合理的解決方案並實施。
最後,要求各參賽小組認真整理前一階段培訓完成的實物,單元電路要求注明電源要求、詳細且清楚的輸入輸出接口信息,達到的性能指標並形成文字,軟件要求有整體的說明,需要占用的資源說明、語句有詳細的注釋。輔導老師對培訓中出現的問題向學生做詳細的介紹,對競賽中容易出現的問題也需要提醒學生。在參賽的前一天不安排具體的工作,保證學生能休息好,以極佳的狀態參加電子設計競賽。
四、輔導中幾點體會
作為指導過多屆電子設計競賽的教師,談談輔導電子競賽的一些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