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意外車禍(1 / 2)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坐落於加利福尼亞州狹長西部海岸線的中部。該校曆來人才輩出,獲得榮譽無數,穩坐全美理科大學前三的位置,就全球範圍內來講也是八強靠前。除了強大的教育資源外,許多重要的研究機構也在校內。其中包括美國能源開發署的3個聞名世界的大型研究中心:勞諾斯伯克萊實驗室、勞諾斯弗莫爾國家實驗室和羅斯·阿拉莫斯國家科學實驗室。

物理教授喬治·辛迪加更是眾多學者中的佼佼者。他年輕時便獲得美國科學基金頒發的“青年研究學者總統獎”,目前為古根海姆會員、美國工程學院院士。今年41歲的他剛剛又獲得美國政府頒發的國家科學獎章,可謂是百尺竹竿更進一頭。

4月1日愚人節這天,對於許多年輕人來說是一個可以盡情捉弄朋友的日子,即便是在學術氣氛濃厚的伯克萊校園內也不例外。然而這對辛迪加教授來說卻是無關痛癢的節日,應該來說是根本沒有意識到有這樣一個節日的存在——隻要沒有特別的日子,他一天有22個小時都呆在勞諾斯伯克萊實驗室裏麵。他的存在就是學校的榮譽,就算是數年前開始已經不再指導任何學生也是理所當然的。

這天他開著國國防部為其專配的防彈型旱馬ii從實驗室出發前往附近的一個美軍基地,準備接受一項國防等級a的研究任務。就在他開出連接高速公路的下坡彎道準備加油提速時,突然一名滿身是血的健壯少年從路邊的草叢中突然走出,直接撲倒在旱馬的防撞欄上麵。辛迪加教授雖然在第一時間踩下了刹車,不過旱馬由於質量大進而慣性大,所以還是晚了一步:少年被撞後顯示撲在了擋風玻璃上,然後猶如一捆稻草般“滴瀝隆冬”地順著引擎蓋滾倒在地——其移動軌跡全部都留下了血汙。

喬治在瞬間驚愕後腦子裏第一個閃過的念頭便是:“我絕對不能因為此事曝光而被媒體纏身,因為此次的研究非統小可。”所以喬治做出的最優先動作不是下車查看少年的傷勢,而是馬上拿出電話打給了附近美軍基地的勞倫斯·摩根上將。嘟嘟,電話響了兩聲,裏麵便傳來了一個果斷、成熟,吐字鏗鏘有力的聲音:

“喬治,大家都等著你呢。”

“勞倫斯,我這邊出事了,一名亞裔男子被我撞倒了。”

“你在哪裏?我馬上派人過來,你就呆在車裏。”

“好,我在伯克萊大學路連接80號高速公路的入口。”

其實辛迪加教授的旱馬本身就有gps全球定位係統,說出位置隻是為了軍方更方便的找到他而已。喬治和勞倫斯都明白,在國防等級a研究任務開始的第一天遇上這種意外對研究的影響是極大的。國防等級a研究屬於美國最優先執行的研究項目,最近的一次這種優先等級研究要追溯到20世紀40年代:美國為了在二戰中先德國一步造出原子彈,而召集眾多科學家如埃爾伯特·愛因斯坦等所進行的曼哈頓計劃。該計劃的成功直接坐實了盟軍的絕對優勢地位,德國法西斯覆滅之後美國在日本投放的兩顆原子彈導致了其天皇直接宣布日本投降。

由於其機密性,當時許多參加原子彈研究的科學家都不知道曼哈頓計劃目的是什麼,所以這次的國防等級a研究即不容有失,還是高度機密。作為研究的中樞人物——喬治·辛迪加如果被卷入“車禍門”,由於其本身的地位立刻會成為全球各大媒體的頭條。這無異於將美國政府的科研軟肋暴露在極端恐怖份子麵前,並且還會因為媒體的追蹤而可能使國防等級a研究的內容遭到披露。這是美國國防部和軍方絕對不會允許發生的,喬治和勞倫斯都清楚地知道這一點。

打完電話之後喬治心裏總算輕鬆了一下。他取下架在鼻梁上的金絲眼鏡,揉揉了疲倦的雙眼,用右手支著額頭開始回想先前的一幕:從下坡彎道接入告訴路口雖說不是禁止行人靠近,但是沒有特殊的理由是不會有人在這裏出現的。而少年撲上防撞欄的那一刻臉部雖然因為疼痛而扭曲,不過眼神中卻沒有痛苦,嘴角甚至還擠出了一絲解脫的笑容。

“這個滿身是血的少年到底是誰?”辛迪加教授立刻不停地問著自己,“為什麼遭臨意外的瞬間,他會有一種如釋重負的表情?”

喬治對事件的回放被頭頂上迅速接近的引擎聲給打斷,雖然是意料之中也不由得他讚了一句:“好快!”

軍方顯然對此十分重視,派出了一架大力神直升飛機和一架軍用醫療直升機。前者直接將辛迪加教授的旱馬連人帶車從空中吊走,後者則放下繩梯降下士兵,將受傷倒地的少年用支架固定好後直接“卷”進艙內。其實就在直升飛機在路上的時候,摩根上將就製定好了現場清理計劃。其實大力神直升飛機來的時候就運來了另外一輛型號和外形都與辛迪加教授駕座一樣的旱馬,還找來了一名身型都與受傷藍衣少年相似的軍方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