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藍莓加工技術(2 / 3)

(三)微生物指標

細菌總數≤100cfu/g;大腸菌群≤6cfu/100g;致病菌未被檢出。

第八節藍莓果啤

一、工藝流程

二、操作要點

(一)藍果汁的製備

選擇籽粒飽滿,汁液豐富,色澤鮮豔,無病害,無腐爛的新鮮藍莓,用清水漂洗幹淨,用榨汁機榨汁或打漿後加入0.1%的果膠酶及50mg/L的SO2,在50℃保溫2~3h進行酶解,促進花青素的浸出和果膠水解。將得到的果汁采用板框式過濾機過濾,以滌綸纖維過濾介質進行過濾除去固形物,濾液在0~4℃靜置24h獲得清澈透明的藍莓汁備用。

(二)麥芽汁製備的工藝要求

原料中有用成分得到最大限度萃取;原料中無用的或有害的成分溶解最少;麥芽汁的有機或無機成分的數量和配比應符合啤酒品種、類型的要求。

(三)麥芽汁的製備

(1)料水比1∶4。

(2)原料處理麥芽粉碎要求皮破而不碎。

(3)糖化工藝采用浸出糖化工藝。

(4)麥汁過濾糖化完成後,把糖化醪打入過濾槽中靜置30min,然後打回流,直到麥汁清亮開始過濾,洗糟分兩次進行,洗糟水溫為76~78℃,控製過濾結束後麥汁濃度為10°P。

(5)麥汁煮沸麥汁煮沸時添加酒花,添加量為0.08%,酒花可以分三次添加。初沸加入10%比例的酒花以防泡沫溢鍋。煮沸5min第二次加入酒花,比例為50%;煮沸結束前5min加入最後的酒花,煮沸時間控製在90min內,煮沸強度達8%~10%。

(6)麥汁沉澱與冷卻將煮沸後的麥汁放入回旋沉澱槽後靜置30min,去除酒花糟及熱凝固物,然後用薄板冷卻器冷卻至7~8℃,同時充氧,冷卻時間控製在1h以內。

(四)啤酒幹酵母活化

取10°P煮沸的麥汁,加等量的無菌水,迅速降溫至30~32℃,稱取一定量的啤酒幹酵母加入其中,麥汁用量為幹酵母量的5~10倍,然後保溫活化,活化過程中每隔10~15min進行充分搖動,使麥汁和酵母充分接觸,活化2h後可用於接種發酵。

(五)發酵

將冷卻後的部分麥汁放入發酵罐,向發酵罐中加入0.4%的活化好的酵母液,然後將其餘的麥汁泵入發酵罐,滿罐24h後及時排出冷凝固物,發酵溫度控製在9℃,保持3~5d,當殘糖降至3.6°Bx時,加入藍莓汁(加量為10%),升溫至12℃,同時封罐,使罐壓保持在0.12MPa,9~10d後,待雙乙酰含量降至0.10mg/kg以下時,開始降溫,降至0~2℃,保持罐壓力0.06~0.08MPa,再保持10~12d,即發酵結束。

將藍莓汁在啤酒後發酵時加入共同發酵的方法,解決了將果汁直接加入啤酒中引起啤酒非生物穩定性差,口味不協調,不柔和等缺陷,使藍莓果啤帶有獨特的風格特點,酒體呈深紅色或暗紅色,泡沫豐富,果香濃鬱,口味純正。通過加入矽膠或PVPP(聚乙烯聚吡咯烷酮)處理,可以進一步提高成品藍莓果啤的穩定性。

三、產品質量指標

(一)感官指標

酒體呈暗紅色或深紅色,清亮透明,無懸浮物,無失光現象;泡沫高,潔白細膩,持久掛杯;有明顯的麥芽香、酒花香及果香,果啤新鮮,無老化味;口味純正,爽口,酒體協調,柔和,無異味,殺口力強。

(二)理化指標

原麥汁濃度10.00%;酒精度3.40%;酸度1.90mL/100mL;色度10.50EBC;濁度1.60EBC;CO20.47%;雙乙酰0.07mg/mL;泡持性260s;苦味值20.30Bu。

(三)微生物指標

符合GB/T4927—2008《啤酒》;

細菌總數:50cfu/mL;大腸菌群:

第九節甜型藍莓酒

一、工藝流程

二、操作要點

(一)去雜破碎

新鮮藍莓果經挑選,去除青果、黴爛果、雜物等,然後破碎。

(二)汁液調整

加糖量15%,SO2添加量為60mg/L,LafaseHE果膠酶添加量為0.002%。

(三)發酵

稱取0.15%ZymafloreF15葡萄酒活性幹酵母,以10倍酵母量的水在30℃活化30min。將酵母活化後接種到發酵液,進入發酵階段,24℃下發酵13d,皮渣下沉,下酒。

(四)倒罐、陳釀

為防止產生較大的苦澀味,在主發酵結束後,及時進行酒、渣分離。酒、渣分離後,進入後發酵即陳釀階段,繼續完成老熟。此時形成的沉渣稱為酒腳,因為其中的酵母菌體可能死亡自溶,影響酒的風味和導致蛋白質混濁,也要及時除去。此後,倒罐的次數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倒罐後要用食用酒精封口。

(五)下膠、過濾

發酵原酒經倒罐除酒腳後,其中仍含有果膠、蛋白等,且沉澱緩慢,使酒液不夠清亮透明。下膠是添加不溶性物質,使其快速產生膠體的沉澱物,從而使原來懸浮的雜質一起固定在膠體沉澱中,倒罐後,再用矽藻土過濾機進行過濾,得清澈透明的果酒。

(六)調配

為了改善果酒風味及延長貯存時間,需進行調配,視情況加入酒精、蔗糖、檸檬酸等,使果酒含酒精度15%~17%,含糖70g/L左右,總酸7.5g/L左右。

(七)冷熱處理

酒液經過長期尤其是低溫下貯存時,可能還會產生混濁甚至沉澱,影響酒質,可經人工或冬季自然冷凍,促使產生明顯的混濁或沉澱後,最後進行精細過濾。

熱處理是在冷處理之後進行酒液灌裝封口後,升溫至65~70℃進行巴氏殺菌,維持25~30min,冷卻後,經短時間貯存就可以供應市場。熱處理可殺死酒中少量存在的雜菌,並起到一定的催熟作用,可彌補貯存陳釀時間的不足,縮短生產周期,提高設備利用率,增加經濟效益。

三、產品質量指標

(一)感官指標

成品酒外觀深紅色,澄清透明,有光澤,無沉澱或懸浮物;藍莓香氣純正,果香與酒香和諧、優雅、舒適;具有甘甜醇厚的口味,酸甜可口,酒體豐滿,口感協調醇和;具有藍莓酒的特有風格。

(二)理化指標

成品酒酒精度(20℃)10%~18%;總糖(以葡萄糖計)≥65g/L;總酸(以酒石酸計)6~8g/L;揮發酸(以醋酸計)≤111g/L;幹浸出物≥16g/L;總SO2≤250mg/L。

(三)衛生指標

成品酒細菌總數≤50cfu/mL;大腸菌群≤30MPN/100mL;致病菌不得檢出;甲醇≤0.104g/100mL;雜醇油(以異丁醇、異戊醇計)≤210g/L;鉛(以Pb計)≤110mg/L。

第十節藍莓果醋

一、工藝流程

二、操作要點

(一)藍汁的製備

取新鮮成熟的藍莓果,挑出黴爛果及雜質,用清水衝洗幹淨後,投入榨汁機中榨汁,再將榨出的果汁連果渣一起放到貯備罐中備用。

(二)果汁成分的調整

果汁初始發酵的糖度、酸度是影響酒精發酵的主要因素,發酵前應調整果汁的糖酸度。

1.糖度的調整

如果不考慮發酵過程中中間產物,每千克全糖可產醋酸0.6667kg。

2.酸度調整

調整將藍莓果汁的pH調整到3.5。

(三)酒精發酵

1.高活性酵母的活化

將高活性幹酵母無菌條件下加入到35℃,2%糖水中複水15min,然後溫度降至34℃條件下1h,活化後備用。

2.酒精發酵及管理

將準備好的果汁滅菌後,按2/3體積裝入發酵罐中,再將活化的酵母液(接種量8%)加入發酵罐,攪拌均勻。28~30℃密閉發酵,每天對發酵果汁的糖度、酒精度進行測定,至果渣下沉,酒精度和糖度不再變化,表明藍莓酒精發酵結束,濾出殘渣,再將發酵液放到用來發酵醋酸的發酵罐中。

(四)醋酸發酵

1.醋母的製備

固體培養:取濃度為1.4%的豆芽汁100mL,葡萄糖3g、酵母1g、碳酸鈣2g、瓊脂2.5g,混合並加熱熔化,分裝於幹熱滅菌的試管中,每管裝4~5mL,在1kg的壓力下滅菌15min,取出,再加入酒精體積分數為50%的酒精0.6mL,製成斜麵,冷卻後,在無菌條件下接種醋酸菌種,30℃培養箱中培養2d。

2.液體擴大培養

取1%豆芽汁15mL,食醋25mL,水55mL,酵母膏1g,酒精3.5mL,裝在500mL三角瓶中,無菌條件下,接入固體培養的醋酸菌種1支,30℃恒溫培養2~3d,在培養過程中,充分供給氧氣,促使菌膜下沉繁殖,成熟後即成醋母。

3.醋酸發酵及管理

按原料的10%的比例,將醋母接入到準備醋酸發酵的藍莓酒液中,攪拌均勻,給足氧氣,發酵溫度35℃,pH5.5,每天觀察發酵情況,並測定發酵液的酸度和酒精度,直到酒精度不再降低,酸度不再增加,發酵結束。

(五)陳釀

為提高果醋的色澤、風味和品質,剛發酵結束的果醋要進行陳釀。為防止果醋半成品變質,陳釀時將果醋半成品放在密閉容器中裝滿,密封靜置半年即可。

(六)精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