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叔聘於齊。謝致郈也。經書辰奔在聘後者,從告。齊侯享之,曰:“子叔孫!若使郈在君之他竟,寡人何知焉?屬與敝邑際,故敢助君憂之。”以致郈德叔孫。屬音燭。對曰:“非寡君之望也。所以事君,封疆社稷是以,以,猶為也。疆,居良反。敢以家隸勤君之執事?夫不令之臣,天下之所惡也,君豈以為寡君賜?”言義在討惡,非所以賜寡君。惡,烏路反,十一年傳、注皆同;一音如字。
【經】十有一年,春,宋公之弟辰及仲佗、石彄、公子地自陳入於蕭以叛。(蕭,宋邑。稱弟,例在前年。)
[疏]注“蕭宋邑”。正義曰:莊十二年,宋萬弑閔公,蕭叔大心者,宋蕭邑大夫也,平宋亂,立柏公,宋人嘉之,以蕭邑封叔為附庸。宣十二年楚子滅之,複為宋邑,故辰等今入之以叛也。
夏,四月。
秋,宋樂大心自曹入於蕭。入蕭從叛人,叛可知,故不書叛。
冬,及鄭平。平六年侵鄭取匡之怨。叔還如鄭蒞盟。還,叔詣曾孫。還音旋。還,叔詣曾孫。案《世族譜》,叔還是叔弓曾孫,此雲叔詣,誤也。
[疏]注“還叔詣曾孫”。正義曰:《世族譜》雲:“叔還,叔弓曾孫也。”又《世本》雲:“叔弓生定伯閱,閱生西巷敬叔,叔生成子還。”還為叔弓曾孫,杜雲“叔詣曾孫”,轉寫誤耳。
【傳】十一年,春,宋公母弟辰暨仲佗、石彄、公子地入於蕭以叛。秋,樂大心從之,大為宋患,寵向魋故也。(惡宋公寵不義以致國患。)
冬,及鄭平,始叛晉也。魯自僖公以來,世服於晉,至今而叛,故曰“始”。
【經】十有二年,春,薛伯定卒。(無傳。四年盟皋鼬。)
[疏]注“四年盟皋鼬”。正義曰:定以昭三十二年即位,其年大夫盟於狄泉,以未告公而公薨,經無明文,故不數。
夏,葬薛襄公。無傳。
叔孫州仇帥師墮郈。墮,毀也。患其險固,故毀壞其城。墮,許規反,注及下傳同。壞音怪,又戶怪反。
[疏]注“墮毀”至“其城”。正義曰:昭十三年南蒯以費叛,連年伐而不克;十年侯犯以郈叛,一年再圍而不克,良由其城險固,家臣數以背叛。仲由為季氏宰,進計季孫,防其後患,令墮三都,以是故毀壞其城。慮其拒之,故帥師而往。《公羊傳》曰:“孔子行乎季孫,三月不違,曰:‘家無藏甲,邑無百雉之城。’於是帥師墮郈,帥師墮費。”《左氏》不言孔子之計,當是仲由自立此謀。但傳稱費人襲魯,而仲尼在焉,是仲尼知其事,謂墮之為是,故不禁也。《釋例》曰:“三都彊盛,以奪三家之權,陪臣執政,下陵上替,故仲由墮之,而仲尼不禁。帥師登台,僅不皆克,直隨事而書,以示三家之彊,無義例也。”
衛公孟彄帥師伐曹。彄,孟縶子。彄,苔侯反。縶,陟立反。
[疏]“彄孟縶子”。正義曰:《世族譜》雲:“孟縶無子,靈公以其子彄為之後也。”為後則為其子,故雲“孟縶子”。此實公孫而不稱公孫者,縶字公孟,故即以公孟為氏。劉炫謂公孟生得賜族,故彄即以族告。
季孫斯、仲孫何忌帥師墮費。費音秘。
秋,大雩。無傳。書過。雩音於。
冬,十月,癸亥,公會齊侯盟於黃。無傳。結叛晉。
十有一月,丙寅,朔,日有食之。無傳。
公至自黃。無傳。
十有二月,公圍成。公至自圍成。無傳。國內而書“至”者,成彊若列國,興動大眾,故出入皆告廟。
[疏]注“國內”至“告廟”。正義曰:成,魯邑。國內用兵,計不應書,而出入皆書者,為興動大眾,皆告廟也。《釋例》曰:“陪臣執命,大都耦國。仲由建墮三都之計,而成人不從,故公親圍之。雖不越竟,動眾興兵,大其事,故出入皆告於廟。”
【傳】十二年,夏,衛公孟彄伐曹。克郊。(郊,曹邑。)還,滑羅殿。(羅,衛大夫。滑,於八反。殿,丁見反,下同。)未出,不退於列。(未出曹竟,羅不退在行列之後。竟音境。行,戶郎反。)其禦曰:“殿而在列,其為無勇乎?”羅曰:“與其素厲,寧為無勇。”(素,空也。厲,猛也。言伐小國當如畏者以誘致之。)
[疏]“與其”至“無勇”。正義曰:羅以曹國小弱,不敢來追衛師,而在後為殿,是空設嚴猛等。與其空為嚴猛,寧為無勇,示弱誘之,使曹人不憚,以為後圖。
仲由為季氏宰,仲由,子路。將墮三都。三都,費、郈、成也。彊盛將為國害,故仲由欲毀之。於是叔孫氏墮郈。季氏將墮費,公山不狃、叔孫輒帥費人以襲魯。不狃,費宰也。輒不得誌於叔孫氏。公與三子入於季氏之宮,登武子之台。費人攻之,弗克。入及公側。至台下。仲尼命申句須、樂頎下伐之,二子,魯大夫。仲尼時為司寇。句音劬。頎音祈。
[疏]注“仲尼時為司寇”。正義曰:《史記-孔子世家》雲:定公以孔子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則之。由中都宰為司空,由司空為大司寇。十年會於夾穀時巳為司寇矣,十四年孔子由大司寇攝行相事。是此時仲尼為司寇。
費人北,國人追之,敗諸姑蔑。二子奔齊。二子,不狃、叔孫輒。遂墮費。將墮成,公斂處父謂孟孫:“墮成,齊人必至於北門。成在魯北竟故。且成,孟氏之保障也。無成,是無孟氏也。子偽不知,佯不知。障,之尚反,又音章。子偽不知,並如字;一本“偽”作“為”。佯,本亦作陽,音同。我將不墜。”冬,十二月,公圍成,弗克。
【經】十有三年,春,齊侯、衛侯次於垂葭。(二君將使師伐晉,次垂葭以為之援。葭音加。)
夏,築蛇淵囿。無傳。書不時也。囿音又。大蒐於比蒲。無傳。夏蒐非時。蒐,所求反。比音毗。
衛公孟彄帥師伐曹。無傳。
晉趙鞅入於晉陽以叛。書叛,惡可知。
冬,晉荀寅、士吉射入於朝歌以叛。吉射,士鞅子。射,食亦反,又食夜反。朝,如字。晉趙鞅歸於晉。韓、魏請而複之,故曰“歸”。言韓、魏之強,猶列國。
[疏]注“韓魏”至“列國”。正義曰:成十八年傳例曰:凡去其國,諸侯納之曰“歸”。此傳稱韓、魏以趙氏為請,故趙鞅得稱“歸”。韓、魏非諸侯,亦從諸侯納之例者,韓、魏之彊猶列國也。《釋例》曰:“韓、魏有耦國之彊,陳、蔡有複國之端。故晉趙鞅、楚公子比皆稱‘歸’,從諸侯納之例。言非晉、楚之所能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