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ASUS GTX660 TI—DC2T—2GD5(1 / 1)

ASUS GTX660 TI—DC2T—2GD5

新品初評

作者:王丁

基於開普勒(Kepler)架構的GeForce GTX 600係列是英偉達公司的第十四代顯示芯片,從去年三月下旬問世的首款產品——GeForce GTX 680開始,NVIDIA顯示芯片也步入了28納米工藝的時代。此後又陸續推出了多款不同規格的產品完整覆蓋了桌麵顯卡的中高端市場,與AMD Radeon HD 7000係列顯示芯片針鋒相對。

開普勒架構的核心由上一代費米(Fermi)架構中流處理器群(Streaming Multi-Processor)改為SMX架構,其中包含的CUDA(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處理器數量由每組32個躍升為192個,通過更少的控製單元去控製更多的CDUA核心,在驅動程序的軟件預解碼支持下,即便減少了晶體管的數量效率依然有所提升。另外,開普勒架構還帶來了一項新特性——GPU Boost動態超頻技術,讓顯示核心根據實際負載來自動提速,堪比英特爾酷睿處理器的睿頻技術。除此之外,開普勒架構還帶來了全新的反鋸齒技術TXAA和垂直同步技術Adaptive VSync,減少遊戲中的貼圖撕裂、跳幀和延遲等問題,讓畫麵更加平滑。相對於AMD Eyefinity技術帶來的六屏輸出特性,開普勒架構在這方麵仍然還有些遜色,盡管它能通過一個HDMI和兩個DVI接口實現單卡的三屏輸出(上一代產品則需要通過SLI來實現),再加上DisplayPort接口實現的獨立輸出,也隻是一種“3+1”的概念;當然,除了極少數的狂熱發燒友,大多數用戶都不會體驗這一特性,到也不至於讓忠實的N卡粉絲感到失望。總的來說,英偉達公司對於開普勒架構還是很有信心的,認為它能給用戶帶來更快、更平滑、更豐富的遊戲體驗。

ASUS GTX660 TI-DC2T-2GD5采用了核心代號為GK104的圖形芯片,按照英偉達公司的官方定位,GeForce GTX 660 Ti芯片屬於GTX 600家族中最具性價比的一款產品。相對於GeForce GTX 670來說,它隻是降低了頻率和顯存位寬,性能上當然是足夠給力;但是要說性價比出色,這就要看消費者的購買能力了,反正即便我在熱衷於3D遊戲的時期,也沒有花2500元去購買一塊顯示卡的魄力。ASUS GTX660 TI-DC2T-2GD5是華碩基於該芯片規格中頻率最高的一款產品(後綴DC2T中的T就是Top的意思),它的核心頻率在GPU Boost技術支持下最高可達1137MHz,高於公版規格157MHz。在Digi+VRM數字供電技術和熱管散熱結構的支持下,可以穩定地實現高畫質、高幀速的3D圖像處理,散熱鰭片和熱管通過兩個8厘米直徑的風扇進行散熱。該產品提供了一個HDMI、一個DisplayPort和兩個DVI輸出接口,其中兩個DVI接口與PCB連接的部分被EMI電磁屏蔽罩覆蓋著,體現了大廠的嚴謹工藝。GTX660 TI-DC2T-2GD5采用兩個6pin附加供電接口,建議搭配額定功耗在500瓦以上的電源來使用。

我們在Intel Core i7-3770K+Intel Z77芯片組平台下對這款顯卡進行了基本的性能測試,其中3DMark 11即便是在Extreme模式下也能跑出接近3000的分數,足以說明它的強悍性能;其它幾個遊戲測試,也都是在最高畫質下進行的,全部都保持著60幀/秒的水平。對於預算比較充足的消費者來說,這塊高品質的顯示卡確實也是無可挑剔的,配得上華碩給它取的別名——sweet spot遊戲顯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