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橫事多來忤身,走到哪裏都有災難,這是橫事多來忤身,沒有福報。
佛經典上麵有個故事,不詳細講了。就講那個善來,有個人本來家裏很富有,父母親都很有錢,但是他這個人自己沒有什麼福報,本來他父母親給他取個名字叫善來,但是他沒有福報,所以走到哪裏,哪裏就有問題;走到哪裏,哪裏有災難。後麵討飯做乞丐,隻要其他的乞丐跟著他走,大家就討不到飯,不跟著他走就討得到飯,大家說你是什麼“善來”,就叫“惡來”好了。完全很少福報,後麵佛陀也度化他了。這是怎麼樣?或諸橫事多來忤身,就是福報不夠。
【睡夢之間多有驚怖。】
經常做惡夢,很恐懼。
【如是人等,聞地藏名,見地藏形,至心恭敬,念滿萬遍。是諸不如意事漸漸消滅,即得安樂,衣食豐溢,乃至於睡夢中,悉皆安樂。】
這些問題不是沒有,多病疾,生病;多凶衰,家宅不安,家裏麵不平靜;這些問題都有。怎麼辦?這是有業障沒福報,這時候就要至心皈依地藏菩薩,依地藏菩薩的教誨改過遷善,積功累德,這樣子來懺悔,來修學。
這樣子至心恭敬,念滿萬遍,至心很重要,要以真誠心來念,要以真信心來念,不要心很散亂念。恭敬,有平等心,對一切眾生平等恭敬,沒有分別。這樣子你能夠至心恭敬,那麼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都有了,這個樣子念滿萬遍。為什麼我們念了那麼多感應不大?沒有至心恭敬。能夠真正至心恭敬,不如意事漸漸消滅了。
有一個轉禍為福的一個地藏菩薩的故事。
大概一百年以前,台灣嘉義有一個人叫林登章。這人是福建人,到台灣那邊去做生意,被人誣告,抓到監獄裏麵去了。
他的妻子沒辦法,要救他出來,當時跟官府講好了,給四十兩銀子可以把他丈夫放出來。她沒錢就把兒子賣掉,得到四十兩銀子,準備去救她丈夫。但是走在路上想起來,除了交給官府之外,其他那些底下的都要打點一下。準備買一些檳榔,買一些小禮品給他們,所以就在一個小店子停了一下。她很急,匆匆忙忙,心很慌亂,拿錢的時候,那個四十兩銀子就從袋子裏麵掉下來,她都不知道。
剛巧有一個乞丐,這個乞丐叫徐良士,他很苦沒飯吃,做乞丐。而且有殘疾,兩條腿癱瘓了。用兩個手撐在地上,爬著走,去乞討。而且沒地方住,就住在一個地藏殿裏麵,小廟裏麵造了地藏菩薩,造了一些土地神。
就是徐良士在旁邊撿到了。他馬上就想跑過去追,但是他是一個殘疾人,趕不上。這個人心還是很好的,他平時見了地藏菩薩也會禮敬。
然後林登章的妻子去到官府準備交錢,一摸,錢掉了。糟糕!兒子也賣出去了,錢也沒有了,丈夫也救不出來,這個不得了。
“這可怎麼辦?”她就回來找。
徐良士一直守在那裏沒動,就等她找過來。看到她哭哭啼啼走過來,他就拉一拉林登章妻子的衣服。林登章妻子回頭一看,一個乞丐,討飯的。她以為找她要錢,就很不耐煩甩開他。
徐良士馬上就跟她說:“你是不是找什麼東西?”
她就說出這個事情來,說多少錢。
然後就把錢給她了。
官府知道她是賣掉兒子的錢,就沒要她的錢,把她丈夫放出來了,用那個錢把她兒子又贖回來,她全家就團圓了。
徐良士就回到地藏殿那裏又去借住。那小廟有一個廟祝看守那裏,可憐他,讓他在那裏借住。
但是很奇怪,平時都沒事,那天半夜之間,徐良士突然大聲慘叫,把那個廟祝都吵醒了。他很生氣,想第二天早上一定要趕他走,鬼喊鬼叫的。
第二天早上起來,發現這個乞丐還在睡覺,睡得很香,就把他踢醒罵他,“你昨天晚上鬼喊鬼叫做什麼?”
徐良士嚇一跳,馬上一跳就站起來了。很奇怪,他自己覺得很奇怪,“為什麼能夠站起來?”
這個廟祝覺得很奇怪,問:“你為什麼能夠站起來?”
他說:“我昨天半夜,也不知道我在大叫,我就感覺到地藏菩薩命令兩個鬼,一個鬼抱著我的上身,另一個鬼拚命拉我的兩條腿,拉得我痛得昏死過去,這樣子然後就好了。”
好了他就不做乞丐。他憑自己的勞動吃飯,就給人家挑水。以前沒有自來水,用水要挑水,或者買。
那個林登章家裏,還是知道這個乞丐救了他一家,就一直想報恩。但是找不到,因為他沒做乞丐了。整個嘉義所有乞丐群裏麵找遍了,沒看到那麼個人。而且他原來是個癱瘓的人,所以找不到。
經過了好幾年,偶然的,這個徐良士賣水賣到林登章那個鋪麵,然後給他老婆見到了,就認出這個恩人。然後就說要報答他,就想了一個方法,首先讓他不要賣水,在他們那個五金店幫忙。
後麵就托付說,他們要回老家,要回福建,請他照料這個店子。實際上回到福建就沒有回來,寫信就說將整個店子送給他。
徐良士這個人很苦的了,人又癱瘓,又是沒有福報,做乞丐。但是心很好,而且也是禮敬地藏菩薩。有這麼一個因緣,所以能夠現生中間得到現法果,能夠轉變過來。
弘一律師會集了一個《地藏菩薩聖德大觀》,大家有時間可以看一看。
【複次觀世音菩薩,若未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或因治生,】
“或因治生”,為了謀生。
【或因公私,】
“或因公私”,因為公事、私事。
【或因生死,】
“或因生死”,你要搞清楚,不是了生死,你不要以為,或因生死是為了了生死。生死是什麼?世俗的生死,親戚家裏麵生了小孩子,要去道喜;這個宗族裏麵哪一個長輩過世,要去悼念,因為這些事情。
【或因急事,】
“或因急事”,緊急的事情。
【入山林中,過渡河海,乃及大水,或經險道,是人先當念地藏菩薩名萬遍,所過土地,鬼神衛護,行住坐臥,永保安樂,】
以前交通沒這麼發達,不安全,要念地藏菩薩。我們現前更加要念地藏菩薩,為什麼?你交通雖然發達,但是意外的事情很多。
【乃至逢於虎狼獅子,一切毒害,不能損之。】
現在沒有什麼虎狼獅子,傷害人很少了,現在那些是珍稀動物、保護動物。一切毒害,不能損之。但是你業報有,同樣還是要受報。現在沒有虎狼獅子,但是會有車禍,這種傷害比虎狼獅子受害還要厲害。
【佛告觀世音菩薩:是地藏菩薩,於閻浮提有大因緣,若說於諸眾生見聞利益等事,百千劫中,說不能盡。是故觀世音,汝以神力流布是經,令娑婆世界眾生,百千萬劫永受安樂。】
流通、弘揚地藏法門。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底下就是一個偈頌的方式來重複的,來歸納整個地藏法門的一些功德利益。偈頌就是重頌,長行重頌並孤起。
為什麼要有偈頌?有四個功德利益。
第一個隨國土,國土的一些文化習慣。天竺有散花、貫花,一件一件事的事理是散花,連貫起來是貫花。我們東土有所謂的序,前序後銘,這樣子的歸納。
第二是隨樂欲。有些人喜歡散說,你跟他散說,在長行裏麵他就明白了;有些人喜歡章句,喜歡比較有詩韻的,韻律的詩句他很歡喜。
第三是隨身解。有些是在散說的時候他理解佛法了,他了解地藏法門了;有些是在章句,這些偈頌的時候了解地藏法門。
第四是隨利鈍。利者一聞即悟,鈍者再說方悟。前麵利根的人一聽他就悟了;稍微遲鈍一點的要再說,要多說才會悟入。
所以我們這個經典非常殊勝,契理契機。從契理上來說,還是圓教一乘,與《大方廣佛華嚴經》無二無別;從契機上來說,契合末法眾生的根基。末法時期人根陋劣,你要他一下子馬上看破放下很難。地藏菩薩能夠滿足我們這些人天的一些求願,然後再善巧方便接引我們超出輪回。
【吾觀地藏威神力,恒河沙劫說難盡;
見聞瞻禮一念間,利益人天無量事。】
地藏菩薩的威神力經過好像恒河裏麵的沙,每一粒沙代表一個大劫這樣子長的時間都說難盡,功德利益非常大。
見聞瞻禮一念間,利益人天無量事,一念之間信仰地藏法門,一念之間修學地藏法門,真正能夠放下,依照地藏菩薩的教誨,就可以得到什麼?是善男女等,所願速成,永無障礙。你求願都可以滿足。
本來有業障的人,你修學地藏法門以後障礙消除了。為什麼?世出世法從心想生,依照地藏菩薩的教誨來修行,心裏麵障礙沒有了,心裏麵的貪、瞋、癡、慢漸漸地消了、轉了。轉念了,執著放下了,那麼外麵境界的障礙也就沒有了。
境隨心轉。我們前麵說堅牢地神,那個《地神護法品》裏麵講到十種利益,都是境隨心轉的證明。所以說你放下多少執著,就有多少快樂,放下,第十品《校量布施功德品》,修布施度就是要修放下,放下是修行人一生一世的功課,修行就是要能夠真正地在二六時中保持正念,徹底放下,這樣就對了。
不要著相,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很多人都很著相。現在人就很奇怪了,平時拚命吃,天上飛的,水裏遊的,什麼東西都拿來吃。吃得很胖,很肥,又要想辦法去減肥,瞎折騰。
有個人長得很胖,他說:“師父,佛教裏麵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減肥?可以不用那麼胖嗎?”
我說,“有。你‘肥’回光反照。”
不是回去的“回”,是肥胖的“肥”。
所以要真正地知道放下執著,你死死執著的那些東西都是虛假的,都是虛幻的,你所擁有的和失去的都是錯覺。所以的話,要能夠真正放下,放下執著、分別、妄想。這樣的話就能夠利益人天無量事。
【若男若女若龍神,報盡應當墮惡道;
至心皈依大士身,壽命轉增除罪障。】
人間天上六道之中,地藏菩薩都幫助我們。
【少失父母恩愛者,未知魂神在何趣;
兄弟姊妹及諸親,生長以來皆不識。
或塑或畫大士身,悲戀贍禮不暫舍;
三七日中念其名,菩薩當現無邊體;
示其眷屬所生界,縱墮惡趣尋出離;
若能不退是初心,即獲摩頂受聖記。】
這是講如果有人他真正有孝心,他的父母親過世了,他希望知道他們到哪裏去了,求地藏菩薩,如法修地藏菩薩,就能夠菩薩當現無邊體,法身來告訴他眷屬生到哪裏去了。
而且以他與地藏菩薩相應的修行功德,能夠讓他的親人縱墮惡趣尋出離,就算是墮到三惡道中間都能夠出離。出離以後還有好處是多遇聖因,他的眷屬能夠得到地藏菩薩的教誨,能夠超出輪回。
【欲修無上菩提者,乃至出離三界苦;
是人既發大悲心,先當瞻禮大士像;
一切諸願速成就,永無業障能遮止。】
為什麼永無業障能遮止?因為心能轉業。
【有人發心念經典,欲度群迷超彼岸;
雖立是願不思議,旋讀旋忘多廢失;
斯人有業障惑故,於大乘經不能記。
供養地藏以香華,衣服飲食諸玩具;
以淨水安大士前,一日一夜求服之;
發殷重心慎五辛,酒肉邪淫及妄語;
三七日內勿殺害,至心思念大士名;
即於夢中見無邊,覺來便得利根耳;
應是經教曆耳聞,千萬生中永不忘;
以是大士不思議,能使斯人獲此慧。】
這個很重要的,我們記憶力不好,如法地修地藏法門,增長智慧,增強記憶力,非常重要了。你時時刻刻保持正知正念,你能夠時時刻刻記得地藏菩薩的教誨。
《地藏經》裏麵開智慧的方法告訴我們,這部經裏麵有位虛空藏菩薩,虛空藏菩薩有一個虛空藏的修法,是最容易相應的本尊法。
【貧窮眾生及疾病,家宅凶衰眷屬離;
睡夢之中悉不安,求者乖違無稱遂;
至心瞻禮地藏像,一切惡事皆消滅;
至於夢中盡得安,衣食豐饒神鬼護。】
福報不夠的人修地藏法門也能夠轉運,能夠轉命。貧窮又多病,家裏麵又災難多;眷屬又不和,又分離;睡眠又多惡夢;求什麼又不得什麼,福報不夠。能夠至心瞻禮地藏像,這些惡事都可以消滅,乃至於衣食豐饒神鬼護,福報增長了。
心清淨與地藏菩薩相應,一切天龍鬼神都尊敬你,知道你是地藏菩薩的學生,很恭敬你,保護你。所以我們要能夠學地藏法門,真正地孝親、尊師。所以我前麵講過了念南無地藏王菩薩,要能夠知道念,要能夠會念,不單單是口念,心中間要能了知地藏菩薩的德號,他所包含的是佛法修行的根本法。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樣去念地藏菩薩。
《佛子行》上說:
貧窮恒被他人欺,又遭重病及魔障,
眾生諸苦己代受,無怯弱是佛子行。
真正了解了地藏菩薩的精神,就能夠由自己個人的痛苦不幸之中跳出來,能夠真修菩提心。貧窮、又給人家欺負、又遭重病、又有魔障,但是自己心力很強大,眾生諸苦己代受,我受這些痛苦,有這些違緣障礙的時候,我不單單是無所畏懼,而且我還希望把一切眾生的這類痛苦都吸過來,都代眾生受苦,苦願自受,樂願他取。這樣子地修是真正的地藏菩薩的精神,必然是一切惡事皆消滅。
【欲入山林及渡海,毒惡禽獸及惡人;
惡神惡鬼並惡風,一切諸難諸苦惱;
但當瞻禮及供養,地藏菩薩大士像;
如是山林大海中,應是諸惡皆消滅。】
我們出入交通安全要修地藏法門。深一點講是什麼?我們在六道之中,出出入入要修地藏法門。為什麼?就是說你要與地藏菩薩的精神相應,不會給世間所染汙。這個惡神惡鬼並惡風,不單單是指外在的障礙,而且是指你內心的貪瞋癡。
我們不是講了《普門品》上麵說飄墮羅刹鬼國,什麼是飄墮羅刹鬼國?不空國師對魚朝恩的開示就是說,“你很憤怒的時候,你很生氣的時候,你氣到臉都黑了的時候,就是黑風吹起船舫,飄墮羅刹鬼國。”
所以我們要知道在心地上修清淨心,把貪瞋癡轉過來,轉貪瞋癡為戒定慧。心清淨就超出三惡道,就永不墮三惡道,心平等就超出六道輪回。
【觀音至心聽吾說,地藏無盡不思議;
百千萬劫說不周,廣宣大士如是力。】
地藏菩薩無盡的不可思議,不可思議的智慧神通威力,不可思議的善巧方便教化眾生。為什麼?地是心地,心地具足三德秘藏,是一切眾生的心地,眾生因為迷了,背覺和塵了,通過修習地藏法門把自性本具的三德秘藏喚醒、開發、顯發。
【地藏名字人若聞,及至見像瞻禮者;
香華衣服飲食奉,供養百千受妙樂。
若能以此回法界,畢竟成佛超生死。】
如果能夠以此回法界,我們知道享福是消福,所以不享福,培福,福報更大,而且把這個福回向給一切眾生,回向給法界眾生,那福德更大。以清淨心來修,福德轉為功德。
【是故觀音汝當知,普告恒沙諸國土。】
觀世音菩薩你應該了知,而且宣揚恒沙佛國土的眾生,都以地藏法門來教誨他們。
這個是我們講《見聞利益品》。這上麵列舉了觀世音菩薩和地藏菩薩,菩薩聖僧作為僧寶。
囑累人天品第十三
這是釋迦牟尼佛臨入涅槃,在忉利天宮的法會將要圓滿,再一次將眾生托付給地藏菩薩。
【爾時世尊舉金色臂,又摩地藏菩薩摩訶薩頂,】
前麵《分身集會品》裏麵,有釋迦如來摩分身無量地藏菩薩的頂,後麵那些無量的分身地藏菩薩合為一體,接受佛陀的囑托。
前麵摩頂是慰勞地藏菩薩在無量世界,分身無量度化眾生,辛苦啊。你看《妙法蓮華經》上麵諸佛見麵都是各遣侍者問訊,而且說:少病少惱,眾生易度否?這裏也是慰勞地藏菩薩度眾生辛苦。
現在《囑累人天品》的摩頂,是將人天的沒有解脫的眾生托付給地藏菩薩,囑累救拔。
前麵是如來以一手摩無量的分身地藏菩薩的頂,表示一多自在,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現在如來舉金色臂摩地藏菩薩的頂,就是以一臂,以一個金色臂摩一頂,這個是表示本即一如。
【而作是言:地藏地藏,】
很欣慰地稱呼地藏菩薩的名號。
【汝之神力不可思議、】
地藏菩薩的身功德,顯現在外麵的是不可思議的神通力量,度化眾生的大威神力,乃至於無間地獄的眾生起一念善心,地藏菩薩都可以把他救度出來,神力不可思議。為什麼?因為這個惡道裏麵的眾生起善心很難,他們很苦,起一念善心,地藏菩薩能夠把他救出來。
【汝之慈悲不可思議、汝之智慧不可思議、】
智慧是意功德,慈悲也是意功德。智慧是側重於自利,慈悲是側重於利他,這個都是指地藏菩薩的意功德。
【汝之辯才不可思議,】
這是地藏菩薩的語功德。
【正使十方諸佛,讚歎宣說汝之不思議事,千萬劫中,不能得盡。地藏地藏,記吾今日在忉利天中,於百千萬億不可說不可說一切諸佛菩薩、天龍八部,大會之中,再以人天諸眾生等,未出三界、在火宅中者,付囑於汝,】
釋迦牟尼佛悲心懇切,最後法會要圓滿了,再一次地把我們托付給了地藏菩薩。
未出三界,在火宅中,三界火宅,這是《妙法蓮華經》上的比喻:三界無安,猶如火宅。好像一間起火的房子,眾生沒有覺悟,還以為裏麵很快樂。為什麼是火宅?外在有五欲六塵的誘惑,內在的,內心有六根本煩惱的染汙和煎熬,內外煎逼,所以是火宅。
佛陀將我們托付給地藏菩薩。而且說:
【無令是諸眾生,墮惡趣中一日一夜,】
佛陀希望這些眾生不要墮到惡趣之中,不要墮到三惡道,乃至於一日一夜那個苦都忍受不了。所以乃至於墮惡趣一日一夜,佛陀都不忍心。
【何況更落五無間及阿鼻地獄,動經千萬億劫無有出期。】
大家不要認為說:釋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宮的法會上麵將我們托付給地藏菩薩,跟我們不相幹。我們自己要承受釋迦牟尼佛的托付,知道嗎?怎麼個承受法?我們自性的地藏菩薩要接受釋迦如來的托付,怎麼樣?不會墮惡趣一日一夜。乃至於一日一夜都不會起惡念,隨時保持正念,隨時具足戒定慧,不起貪瞋癡。
乃至於你一日一夜起貪瞋癡,都是墮於惡趣一日一夜。何況更落五無間及阿鼻地獄,更何況你造五逆罪——弑父、弑母、弑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那個是完全的違背了自性的功德,完全與自性本具的清淨平等心相違背,自己本具的性德迷失,障礙很重啊。
所以我們要會讀經,就是說要能夠接受釋迦如來的囑累托付,以自性的地藏菩薩隨時提醒自己,念念念地藏菩薩,念念喚醒自己本具心地的三德秘藏。這個樣子才是真地念地藏菩薩,這個樣子才是敢於擔當,才是接受了釋迦如來的囑累。
【地藏,是南閻浮提眾生,誌性無定,習惡者多。縱發善心,須臾即退。若遇惡緣,念念增長。】
眾生誌性無定,這個誌性無定不是指本性,是指習性。就是發起善心來,須臾即退,很快就退轉了。所以我們要怎樣?修行人學佛以後,要能夠有長遠的信心、精進力,要能夠遠離顛倒夢想。
遠離顛倒夢想,第一個是執著,以無常為常,以痛苦為樂。
以無常為常,我們這個身體是無常的,執著於她是常的,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
以痛苦為樂,人間本來是苦,以為很快樂,不肯出離,乃至於去放縱自己的情欲,追求感官的刺激。世間這些新聞,什麼綁架,很多都是負麵的新聞,可見眾生的迷失很重。這新聞裏麵報導好的榜樣、典範很少,惡的事情很多,一看報紙,沒有正知正念心就染汙了。小孩子懂事很早,三歲五歲就看電視,三歲五歲就懂得你成年人做什麼事,心染汙得很快,所以,以痛苦為樂。
以無我為我,以不淨為淨,這個身體本來是會走路的廁所,很執著於它,還要用種種的打扮、時裝來裝飾,都是搞這些顛倒夢想的事情。
自己要遠離顛倒,對於修行人來說要遠離六種顛倒:
第一個是忍辱顛倒,他能夠忍受世間俗務的辛苦;反而對於修法缺乏毅力,吃不了苦。世間的事情再苦再累,他能夠掙錢,他不覺得苦,不覺得累,半夜起來他都願意。修法他反而缺乏恒心,缺乏毅力,吃不了苦,忍辱顛倒。你追求世間那些有用嗎?名與利夢幻泡影,你那麼願意心甘情願地去做;修法畢竟讓你超出輪回,你反而吃不了苦。
第二個是味著顛倒,你最喜歡的顛倒,你對於這個聞、思、修的法味不知道喜樂,或者是短暫的有喜樂,以後就聽不進去。學佛一年是鋼條,信心很強;學佛兩年是麵條,軟啊;學佛三年是油條,油鹽不進。這個就麻煩了,味著顛倒,說起來你好像都懂了,實際上沒有真正去做,這個就很糟糕。
而且還貢高我慢說:“不管你說什麼,說禪、說淨、說密,我全部都懂。”實際上心中間常起貪、瞋、癡、慢,這個就是很麻煩了。“天莫變成魔”,這個你所知道的反而障礙你了,為什麼?你沒有根本智,沒有清淨心,沒有平等心。一味地把這個作為一種知識去追求,這裏看看,那裏看看,好像都懂,學而不修增長邪見。他對於這個聞、思、修的法味不知道愛樂,不知道喜樂。反過來對於世俗的言談,怎麼做生意,怎麼打扮,很有興趣,一說起來可以說三四個小時;對於討論佛法說兩句就沒有興趣,味著顛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