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無問西東(2 / 2)

中兒媳大二倒數第一排的那位男生站起來後如鶴立雞群,望著就像一個巨人,身高就算不到兩米,也相差不遠,留著短平頭,臉上還有些痘坑,甕聲甕氣地問道。

“器識為先,文藝其從。古人雲,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李長青如佛陀拈花一笑,從容地回答著。

大意是先培養做人的度量與見識,再學習運用文字的技巧。

秀才造反不成的原因在於得多,做得少,且文人相輕,缺少器識。掌握了知識,不等於擁有智慧和才華,擁有智慧和才華,也不等於具備謀斷能力等。

借《宋史》中的一句話為核,以俗語輔證,又聯係到馬克思主義、毛偉人的《實踐論》。

“以古典文化精髓為骨,剔除其中的爛肉,填充上新時代的新見解,完成當得上國學大師的稱號!”

崔梁平擔任中文係主任多年,本身對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很深,平時講話也能做到旁征博引,也不敢自稱國學大師,他對李長青證明哥德巴赫猜想的能力服氣,但對李長青國學大師的稱號上存疑慮,但聽到李長青即興而且不落窠臼的讀書聲後,徹底汗顏,他從來沒有想過能將儒家文化可以和馬、列、毛結合在一起,打心裏歎服。

現場再次爆發雷鳴般的掌聲!

當初邱樂賢隻是因為李長青證明哥德巴赫猜想才聘請李長青任教,對李長青國學大師的名頭並未怎麼在意,畢竟國學不像數學,有個衡量的唯一標準,他見過不少讀過幾本古書,能文縐縐引用幾句文言文就自稱國學大師開班授課的人。

但李長青妙語連珠,回答完兩位學生的問題,贏得滿堂喝彩!

邱樂賢覺得自己撿到寶了,李長青在國學上的造詣不比在數學上的造詣低,換句話來,溫安學院不僅增加一位證明哥德巴赫猜想摘下數學皇冠的數學大師,而且增加一位實打實的國學大師!

“感謝李先生給我們帶來如此精彩的回答,最後一次提問的機會,大家反應一定要快!”

“三、二、一!”

“就管理係的荊子琪吧!”

邱樂賢甚至預想到溫安學院將來在自己的手裏搖身一變成為一流名校的可能性,壓製住內心的興奮繼續主持開學典禮,點了一位他自己帶過的學生。

“李先生您好,我今年從大三升到大四,明年六月份就要畢業,我就代表全體大四的學生,請李先生給我們提點建議吧!”

荊子琪曾經擔任校學生會主席,長相溫婉但話間頗有英氣,最後一個問題為大家而問。

“立德立言,無問西東。克己複禮,心無旁騖……”

李長青點點頭,開口有如珠玉擲地。

堅持美好的品德、與人有益的言辭,在麵臨紛繁的選擇,受到萬事萬物的幹擾和阻礙時,無論外界的社會如何跌宕起伏,都對自己真誠,堅守原則。

內心沒有了雜念和疑問,才能勇往直前,無問西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