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品質1(1 / 3)

21

快樂不是因為擁有得多,而是因為計較得少

一向不懂計算機的丘老師年紀大了,心中充滿著壓力與焦慮。他對學生們承認“自己對計算機一竅不通”。他不知該如何將學生的成績輸入計算機。學生們見老師如此苦惱,就安慰老師,說他們會找位“計算機高手”來幫忙輸入學生的成績。下課後,丘老師回到辦公室,一女孩害羞地走到丘老師旁邊說,她很想幫丘老師把學生成績輸入計算機。

“你的計算機輸入很棒嗎?”丘老師問。

“不,我很笨,我不是計算機高手,我的輸入速度很慢,常被同學們嘲笑!”這女孩紅著臉說:“老師,我家裏很窮,買不起計算機來練習,所以如果老師不嫌棄,願意讓我輸入成績,或許時間會拖得比較長,但對我來說,會是一個很好的練習機會!”

沒有“計算機高手”來幫忙,卻來了一個自稱是“計算機笨手”的女孩……丘老師愣了一下,可是,要說“不”嗎?丘老師看著她殷切渴望、虛心熱誠的眼睛,想了3秒鍾,下定了決心,點了點頭。

從第二天開始,這個女孩每天放學後,就到丘老師辦公室,仔細地按照成績的分數,一一輸入計算機。她雖然動作慢,但心情很愉快,滿臉喜悅!

丘老師不懂計算機,但他估計,這女孩的打字速度,大概比別人要多花三倍的時間!一連工作3天,終於聽到那女孩興高采烈地說:“老師,都做好了!”女孩高興地將一份打印好的各班成績表,用雙手恭敬地交給老師!

丘老師被這女孩的“勇氣、主動、認真”的精神所感動。或許,現在有許多學生都是“計算機高手”的,他們很聰明、計算機操作能力很棒,但幫老師做事卻不能做到這樣的認真與負責!

俗語說:“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的確,“計較得少”比“擁有得多”更快樂,事實上得到的也會更多。

多年前,有一位老師曾對一位女學生說:“今天晚上有一場不錯的演講,你要不要去聽?如果你願意的話,你一邊聽一邊做筆記,而且,你今天晚上要立刻把演講的重點寫成一篇特稿,全部用計算機打出來,明天早上拿來給我,我幫你批改!但是,這沒有報酬,這是為你自己而做,你可能要犧牲掉休息時間,你願不願意?”女學生想了想,說“好”!

隔天一早,女學生紅著眼睛、沒睡覺,將已打好的演講重點新聞稿交給老師。這位老師深受感動,他相信,這個女生將是個經得起挑戰的學生。果然,她在即將畢業前,就獲得了一份很不錯的傳媒工作。

達文西說:“如果,今天我很努力地學習、過得很充實,則我晚上將睡得很安穩;如果,我一生都很努力、充實地過活,則我將能安穩地長眠。”做人不要太過計較,努力做好手邊的事,雖然暫時看起來沒有什麼收獲,好像吃了虧,但將來從中得到的好處會比現在付出的多得多。

對於一個成大事的人來說,斤斤計較絕對不是一個良好的品質,這說明你目光短淺,隻顧眼前得失。隻有那些甘願犧牲一些眼前利益,從而為將來打算的人才能收獲最大的成功。

22

勤奮是人生的常勝籌碼

不管什麼人,做什麼事,有什麼樣條件,身處什麼樣的環境,隻要專心致誌,勤奮刻苦,好學多問,堅持不懈,腳踏實地做下去,自然會有功成名就的一天。所以說,勤奮是成就事業的關鍵,做生意更是如此。隻要你肯下苦功,做別人不肯做不願做的事,就能做別人做不成做不好的事,穩穩當當地賺錢。

華人傳奇人物王永慶15歲小學畢業後就被迫輟學,一個人背井離鄉,來到台灣南部的一家米店當小工。聰明伶俐的王永慶雖然年紀小,卻不滿足於當學徒,除了完成送米的工作外,他還悄悄觀察老板怎樣經營米店,學習做生意的本領。因為他總想:假如我也能有一家米店……

第二年,王永慶請父親幫他借了200元錢,以此作為本錢,在自己的家鄉嘉義開了家小米店。剛開始經營時困難重重,因為附近的居民都有固定的米店供應。王永慶隻好一家家登門送貨,好不容易才爭取到幾家住戶同意用他的米。他知道,如果服務質量比不上別人,自己的米店早晚會關門。於是,他特別在“勤”字上下功夫。他趴在地上把米中的雜物一粒粒揀幹淨。有時為了多爭取一個用戶,多一分錢的利潤,他寧願深夜冒雨把米送到用戶家中。

王永慶的服務態度很就快贏得了一部分用戶,這些人主動替他宣傳,使業務逐漸開展起來。不久,王永慶就又開設了一個小碾米廠。由於他處處留心,經營藝術日漸高超,再加上他勤快能幹,每天工作十六七個小時,克勤克儉,業務範圍也逐漸拓寬。後來,他又開辦了一家製磚廠……

王永慶現在已經發跡成為了台灣傳奇式的人物,其成功的因素之一,正是王永慶本人常常提及的“一勤天下無難事”的道理。王永慶有一次在美國華盛頓企業學院演講時,談到了他一生的坎坷經曆。他說:“先天環境的好壞,並不足為奇,成功的關鍵完全在於一己之努力”。

王永慶在“勤”的業績上寫著如下記錄:

——做米店學徒時,他工作之餘,經常暗中觀察,了解老板的經營之術。

——初開米店時,他趴在地上揀米中的沙子;冒雨給用戶送米上門;每天工作十六七個小時。

——創辦台塑集團時,他事必躬親,艱苦備至,奮鬥不懈。一步也不放鬆,一點也不偷懶,對事業兢兢業業。

一勤天下無難事,人們在年輕時,就培養成“勤勉努力”的習性,並且在生活中永遠保持,不減勤勉且更努力,這種無形的財產和力量將會成為你終生受用的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