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得到了飛來之美名,關肅霜和海斯的態度不同,結局也各異。還是蘇軾說得好:“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美名美則美矣!隻是對於那些還有一點正義感,有良知的人,麵對不該屬於他的美名,是不會動占據之心的!得到的是美名,得到的也是一座沉重的大山,一條捆縛自己的鎖鏈,早晚會被壓垮,壓得喘不上氣來。而關肅霜,就活得真實、活得輕鬆、活得自在、活得安然。但如果真有人對此能坦然受之,那這個人的品質也就算惡得可以了!
一個人有名譽感就有了進取的動力,但是凡事都會過猶不及,一旦求名過頭,又不能一時獲取,求名心太切,有時就易生邪念,遂生歹意。因此,我們要謹記蘇軾之言:“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
38
為人當有王者之心
亞曆山大大帝騎馬旅行到俄國西部。一天,他來到一家鄉鎮小客棧,為了進一步了解民情,他決定徒步旅行。當他穿著沒有任何軍銜標誌的平紋布衣走到一個三岔路口時,他不知道該走哪條路。
亞曆山大無意中看見有個軍人站在一家旅館門口,於是他走上去問道:“朋友,你能告訴我去客棧的路嗎?”
那軍人叼著一隻大煙鬥,頭一扭,把這身著平紋布衣的旅行者上下打量一番,傲慢地答道:“朝右走!”
“謝謝!”大帝又問道,“請問離客棧還有多遠!”
“一英裏。”那軍人生硬地說,並瞥了陌生人一眼。
大帝抽身道別剛走出幾步又停住了,回來微笑著說:“請原諒,我可以再問你一個問題嗎?如果你允許我問的話,請問你的軍銜是什麼?”
軍人猛吸了一口煙說:“你猜。”
大帝風趣地說:“中尉?”
那煙鬼的嘴唇動了下,意思是說不止中尉。
“上尉?”
煙鬼擺出一副很了不起的樣子說:“還要高些。”
“那麼,你是少校?”
“是的!”他高傲地回答。於是,大帝敬佩地向他敬了禮。
少校轉過身來擺出對下級說話的高貴神氣,問道:“假如你不介意,請問你是什麼官?”
大帝樂嗬嗬地回答:“你猜!”
“中尉?”
大帝搖頭說:“不是。”
“上尉?”
“也不是!”
少校走近仔細看了看說:“那麼你也是少校?”
大帝鎮靜地說:“繼續猜!”
少校取下煙鬥,那副高貴的神氣一下子消失了。他用十分尊敬的語氣低聲說:“那麼,你是部長或將軍?”
“快猜著了。”大帝說。
“殿……殿下是陸軍元帥嗎?”少校結結巴巴地說。
大帝說:“我的少校,再猜一次吧!”
“皇帝陛下!”少校的煙鬥從手中一下掉到了地上,猛地跪在大帝麵前,忙不迭地喊道:“陛下,饒恕我!陛下,饒恕我!”
“饒恕你什麼?朋友。”大帝笑著說,“你沒傷害我,我向你問路,你告訴了我,我還應該謝謝你呢!”
大千世界,難免會有被人誤會的時候,這時你可否會發出無奈的歎息。
也許你並不是一個脾氣暴躁的人,也不會對所有的事情都發脾氣,可是就有一兩個人總是惹你生氣,他們可能是你的老朋友,鄰居或同學。
就像你老覺得別人在侮辱你一樣,不管你做什麼事,他都做得比你好,或者他會說哪個人做得比你好。你和他在一起的時候,隻好開始誇耀自己,宣揚自己的成就,甚至可能誇大自己的能力。你為了報複,隻好開始侮蔑他,同時愈來愈覺得憤怒和厭惡。你不僅無法忍受別人,你也變得不喜歡自己了。而令人最生氣的人,往往也是你最親愛的人。即使是全副武裝的敵人,也不至於像你身邊的人給你那麼猛烈的攻擊。
我們都知道誰是自己的敵人,也知道為什麼他是我們的敵人;可是對親近的人而言,我們卻常常否認彼此之間存在的困擾,而且還要為他找借口否認真正的問題,直到下一次怒火又上升了為止。
那麼,到底是誰,怎麼惹你生氣的?你現在可能知道答案,也可能不知道。但你可以一直探究下去,知道惹你生氣的人是誰,他做了什麼事,你有什麼感覺,還有問題在哪裏。如果你老是被同一個人激怒,你可能會發現他的某些行為特別容易惹你生氣。但是,要擺脫這種困境並不是一件難事,隻要具備一顆王者之心,用寬容的態度對待一切可生氣之事,生氣自然就會在空氣中消失。
超凡的寬容才能創造輝煌的業績,惹你生氣的不會是別人,而是你自己的心太狹小,太計較,王者之心每個人都應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