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正在香港尋找機會的黃宏生聽到一條可靠消息:香港要開麗音廣播試驗,但當時市民的電視機尚不能接收麗音廣播。他奔回辦公室,幾天內與菲利浦公司簽訂了合作開發機頂盒麗音解碼器協議,投入資金、引入人才,隻等石破天驚。沒想到最後震驚的是他自己,電視台感到麗音廣播成本太高,說停就停了,他們在懸崖邊緣一個急刹車,卻從沒想到後邊跟著屁股跑的人反應不及,躍下深淵——那可是500多萬港幣的投入啊。
當時急昏了頭的黃宏生決定背水一戰:直接生產彩電。因為他估計東歐私有化,市場會很大,於是他從內地知名廠家聘請了40多位專家,很快生產出了第一批彩電。但沒有想到的是,他生產的小集成電路和單製式彩電當時已經跟不上新技術發展了,一年後,300萬美元貸款打了水漂。
黃宏生的兩次大失敗都是栽在速度上,一次走得太快,一次走得太慢。持續不斷的打擊或許正是為了印證“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將苦其心誌,勞其筋骨”的箴言。有過彷徨、有過悔意的黃宏生也終於在失敗中逐漸看清了企業的定位和走向。
1991年,香港著名的彩電企業訊科集團因財政困難,急於出讓。由於當時世界彩電市場每年銷量高達1.5億台,潛力巨大,爭購者如雲而至。香港錄像帶大王瑞林集團用十幾個億收購訊科,但在人才的選拔和任用上,它將原訊科集團有才之士一並排擠,從英國調來新手打理企業,引起了內部混亂。黃宏生覺得人才是最可貴的財富,他抓住機會,用半年時間,不懈努力,將30餘名懷才不遇而有專長的科技人才收到自己麾下,並出讓公司15%的股權吸引他們技術入股,使自己這間名不見經傳的公司獲得了相當的技術支撐和人才優勢。
9個月之後,即1991年底,創維推出了第三代新型彩電,並在德國展覽期間,出人意料地獲得了幾萬訂單。銀行貸款隨之而來,利用信用額度的滾動支持,使創維得以還債翻身。
黃宏生初嚐成功的喜悅,不斷督促企業推陳出新,率先開發出國際新潮流、具有自動識別功能的新型彩電,產品製式的普遍適用性使創維逐步在全球5個國家和地區建立起穩固可靠的銷售網。
1992年,黃宏生已擁有年產20萬台外銷彩電的東莞生產基地。但他已不滿足於單純外銷,決心踏入國內彩電市場。經過廣泛的調查和接觸,創維與中國深圳彩電總公司、中國電子器件工業總公司合資成立深圳創維RGB電子有限公司。創維借助銀行貸款注入流動資金3個億,從而獲得51%的股份,開始以創維的牌子殺進國內彩電市場。為確保創維在技術上年年有重大突破,黃宏生每年將銷售額的5%投入科技開發。創維成為行業內上升速度量迅猛的企業。
黃宏生的新目標是要使創維成為“中國的索尼”,他的目光追尋之處在於創維所代表的“天空一樣廣闊的價值空間”。當回顧起這些年來的商海沉浮時,黃宏生說:“成功是辛酸的集合”。但同時,成功也是堅持的結果,不斷地堅持努力,永不放棄,使他有了今天的成就。
對任何人而言,成大事的關鍵隻有那麼幾步,但這幾步並不是那麼輕而易舉的就可以走好的。我們隻有具備奮鬥的信念,堅持下去,並且能夠抵擋住失敗的打擊,才能取得最後的成功。
80
認識自我,找準人生方向
要認識自己是一件殘酷的事情。因為你會發現自己長得很醜,沒有過人的才能,並不伶牙俐齒,動作笨拙,一無是處。當然,你也會覺得自己長得很漂亮,頗有才華,無所不能,傲視群雄,敏捷矯健,完美無缺。然而,這一切都是你的自我感覺。在真實的生活麵前,完全不是這麼回事。下麵我們來看一位大學生求職之後的自我認識與感受:
“大學畢業,找個好工作,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件大事,我也不例外。念了10多年書,早就盼望著找到一個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
“我學的是空調專業,可大學期間我對自己的專業一直沒有什麼興趣。5年來,我一直從事著各種不同的業餘工作和兼職工作,從工人、服務員、推銷員、秘書到夜總會舞台監督、心理谘詢員……我覺得自己英語還不錯,電腦操作也比較熟練,又有若幹兼職工作經驗,相貌氣質也不太差,於是,我抱著極大的希望,滿懷信心地參加了人才招聘會。
“由於自認為條件不錯,我更鍾情外企,於是在場內上千家國企中,隻挑揀著遞出了幾份簡曆,便直奔專門是外企招聘的展館。
“這裏有不少世界聞名的大公司,廣告也幾乎全用英文書寫,我心想:幸虧我的英語還不錯。我一家家展台走過去,看著應聘條件,越看越心涼,因為無論技術人員還是管理人員,最少需要二至三年工作經驗。隨著一路走,我一邊看著別人怎麼求職。幾乎每個展台前,人們都在用英語交流,其流利程度,我掂量掂量自己,恐怕差得還很遠。原來的張狂已經被我統統收斂了起來,心也變得越來越虛。
“正當我心灰意冷又不肯服輸時,一位小姐把一張宣傳材料遞到我眼前,上麵介紹的是美國B公司。B公司從事的是策略谘詢顧問業務,分公司遍及世界各地,我又躍躍欲試了。我拿出自己的英文簡曆,忐忑不安地等待麵試。幾分鍾後,一位麵帶微笑的男士坐在我的對麵。他用英語問我為什麼想來B公司,不知是心情緊張,還是對英語有些生疏,我開始沒有完全聽懂,隻好硬著頭皮請他重說一遍。他又讓我舉出一個認為做得最成功的商業案例。天哪,我什麼時候做過生意!他又讓我談談工作中獲益最大的事情,沒等我說幾句,他就很客氣地打斷了我的話:‘謝謝,如果聘用你,我們會在兩周內與你聯係。’
“出了展館,我的心情很複雜,也很傷心,這個結果對一向很自信的我絕對是一個很沉重的打擊。同時我也不禁對自己產生了懷疑:曾為之自豪的工作經曆和英語水平都沒有想象中的分量,那麼,我的優勢究竟在哪兒呢?我不禁對自己的能力和自信產生了懷疑”。
這位大學生終於在現實麵前真正認識了自己,這就說明認識自己不僅僅是自我感覺,而是要從多方麵來實現的。
生活中,有些人不願意承認自己的不足,沒有勇氣接受自己的缺陷,極力掩飾,或者刻意偽裝,這樣就會形成病態的人格,從而無法實現成功的人生。
一位知識分子看到商海容易發財,毫不猶豫地辭去了工作,下海經商,不料兩年下來,血本無歸,自己也已無處安身。
有一個學生,一心想創作,整天都在寫作,一篇篇小說寄出去,如泥牛入海。結果學業沒有學好,創作也沒有成功的跡象。
這些都是不能正確認識自己的結果。
當年,傅雷先生的兒子也一心想成為文學家,然而傅雷及時指出兒子的長處不在創作,而在於研究。兒子聽取了父親的勸告,認識了自己,選擇了適合於自己發展的人生道路,最後在研究方麵取得了一定成績。
認識自己,就是要認識自己的長處與不足,接受自己並不完美的現實,從實際出發,從自己現有的條件出發,發展自己,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